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地窖里的朱元璋免费 > 第五十六章 他说的好有道理(第2页)

第五十六章 他说的好有道理(第2页)

所以即便是本地人都不怎么种地,在外务工的人听到有人要租种他们的土地,那自然一万个愿意。

根据这些资料,朱云峰浅算了一下。

假设今年先租一万亩,都种水稻的话,以雇佣一个劳动力能种3-5亩田,平均4亩的情况下,他得雇两千多人。

租金按500算,一年下来就是500万。种子、化肥、农药成本一季约400,一年下来就是800万。

雇2500人,以他们这边最低工资要求是1700一个月,每小时最低为17元,一年工资大概需要4200万。

而以每亩一季度平均产800斤米,双季稻一年产1600斤米,一万亩产1600万斤米。

当地粮食商人大米收购价为每斤1。4-1。7元,市场销售价为2。3-2。6元的价格,即便卖到外地去,价格也贵不了多少。

这样一算,一年下来收益不到4000万,总成本却要5000多万,连发工资都不够。

难怪没人愿意种地。

即便是自家的田,抛去人工成本和租地成本,只算种子化肥农药等基础成本,一个人耕作四亩的情况下,一年的收益也就不到5000块。

跟打工比起来,确实相差太远。

基本上也就北方通过机械生产,大幅度降低成本才有赚头,在南方山区搞农业集中生产,跟把钱投入大A股市没什么区别。

不过好在朱云峰的销售渠道不是在现代,而是在古代。

在免税政策以及自产自销的情况下,他生产的稻米可以全部保留下来,其中一部分用于养殖业,另外一部分送去大明当种子。

等大明那边铺开之后,再把缺口补上就行,这样以后就不会存在有凭空消失一部分产能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可能亏着亏着,账面上的钱反倒越来越多。

嗯。

亏成首富,从种地开始。

朱云峰晚上去了一趟大明,不过不是去要钱的,而是去跟老朱汇报了一下工作进度。

目前接近五千万,全部投进去肯定血本无归。

所以朱云峰做了个计划。

就是明年上半年先租五千亩,剩下的钱就全部投入养殖业,用来养猪、鸡鸭、牛羊等牲畜。

等到第一季度收获上来,再把大量的稻米运到大明去,从大明那边换了钱,并且也让常规水稻在大明生根发芽,迅速推广开去。

化肥农药发明暂时没有那么大产能,而且也不太好囤货。

因为囤货税务、消防之类的都要检查,即便是放在农村,即便是免税政策,税务不查消防也得查。

而且这些东西不像种子那样,你送到大明去,大明那边耕种了,还可以把收获的二代种子送回来填补窟窿,化肥农药用了就没得补。

因此朱云峰在网上查了如何制取土制化肥的资料,准备到明朝那边搞一个土制化肥工厂,在那边收购原材料制作。

当然。

最好的办法还是购买化肥制造机器,送到大明,大明那边可以四处搜集原材料,这样也方便很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