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是私塾午睡的时候,中午吃完睡一会,能保证下午有精神头读书。
进院子后,凌月就被放下来。
卢秀才原名卢正清,这会出来先是仔细的看一下凌月的外貌。
见他脸上没有明显的胎记疤痕,微微点头。
又问凌月的腿,“这腿之后会瘸吗?”
凌星道:“大夫说不会。”
大禹科考延续以前的制度,面有疤痕胎记者不录,身患残疾者不录。
但若是当官之后面有疤痕,或是身有残疾,只要是不影响政务,不出差错,也不会剥夺官职或者是降职。
知道凌月的腿会好,卢正清这才考教起凌月的功课。
他前面听凌星说孩子千字文全都熟悉了,没想到的是不仅是千字文熟悉,诗经也读了一些,有自己的见解。
眼前的孩子才五岁,就有这样的学识见解,即便是有些底蕴的人家,也少有这样聪慧有灵性的。
说一句天才都不为过。
至少再读一阵子,甚至能去考个童生。
六岁的童生,那可不就是天才。
一想到还是从他这里考出去的,卢正清这心里就一阵翻腾。
学生的成绩,夫子的荣耀啊!
“好,这孩子我收下了。”
卢正清对凌月实在满意,也没有再多问,直接就把人收下。
村子里私塾束脩比起镇上那是便宜许多的。
凌月每个月是两斤猪肉,一斤好面,一斤陈米。
镇上的束脩起码要翻倍,除了这些还得给铜钱。
卢正清不要钱,只要米面和肉。
光是那些,村子里有条件送来的就少。要是再收钱,都没人来了。
面和米这些反正也能攒起来卖出去,和收钱也差不多。
临走之前,卢正清写了个单子,是凌月读书时需要用到的书。
“笔墨纸砚暂时可以不要买特别好的,但若是要入考场,最好还是备一套好一点的。不然会很影响考试。”
凌星把单子收好,也听进去了卢正清的话,连连点头。
离开小溪村,凌星对沈回道:“二郎,咱们待会再去一趟镇上去买读书要用的东西。”
书倒是不用买,王隽给的那堆里面有现成的。
笔墨纸砚肯定是要买的,不仅是凌月要买,沈回也需要。
加上沈回今天本就是打算买好读书要用的东西,因为要送凌月去小溪村,上午才没耽误时间,先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