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乡亲的,其中有许多人,都曾帮助过老赵,平日里除了穷外关系也还挺好。
这些物资虽然不足以让这个村摆脱贫困,但确是一份希望,至少能让大伙熬过这个冬天。
等到明年开春,山上长出野菜,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冻死,饿死了。
不多时,赵英男带人在村里送东西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甚至有些人,携带着这一重大新闻,在村里奔走相告。
一个时辰后,天色渐黑。
确认了所有人都得到东西后,兄弟们瓜分了剩下数量不多的东西,各回各家。
“等等,好像村长家没送。”
回去的路上,憨厚的大牛突然记起。
“是哦。”
赵英男也记起来,随后又说:“村长过于富裕,不送也罢。”
……
村东头,一座颇为宽敞,坚实的石屋内。
村长赵有田来回踱步。
他早就听说赵英男在村子里送粮食,送棉被,还送钱,家家户户都送。
但这天都快黑了,怎么就没送到我们家呢?
赵村长有些焦急,但自恃身份,又不好开口去要,便吩咐独子赵小田去问问。
赵小田正吃着馍馍,不愿出门,嘟哝道:“爹,咱又不缺那点东西,干嘛去要。”
“这天都快黑了,外面冷死了,我可不去。”
赵村长生气的打了一下儿子的后脑,责骂道:“你懂什么,败家玩意儿,粮食哪有嫌多的。”
赵小田不忿,他们老赵家,顿顿吃饱,偶尔还能吃上肉。
不仅人面无菜色,就连门口的狗,也都肥肥胖胖的。
但迫于老爹的威严,他也不敢回嘴。
赵村长感觉刚才那一下打重了,有些过意不去,给儿子解释。
“朝廷年年增加赋税,山匪又常常来抢劫。”
“寒冬腊月的,不知道要冻死饿死多少人。”
“往后的岁月,只会更加艰难,多一点粮食,就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