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花间一梦简介 > 第25章 红拂(下)(第3页)

第25章 红拂(下)(第3页)

随着她的话语,红拂站起身来,手中的红拂尘轻轻扬起。她开始舞动起来,仿佛是一只展翅的凤凰,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她的舞姿优美而流畅,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跳跃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李靖看得如痴如醉,整个世界仿佛都在红拂的舞步中旋转。她的身影在阳光中跳跃,带起了阵阵轻风,吹动了李靖的心弦。红拂的舞姿仿佛有魔力一般,将这个平凡的庭院变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舞台。在她的舞蹈中,李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那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和机遇的天地。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发誓一定要不辜负红拂的期望,努力拼搏,为自己和心爱的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红拂的歌声如山涧清泉,滴滴汇入心头,流淌出那深深的离愁别绪:“我在滚滚的征途上,思念重重,前路迢迢,却无边无际??”这无奈的燕子绕梁而飞,伯劳鸟东去,都让人在歧路上心生哀伤。只怕这空荡荡的房间里,只剩下萧条与孤独,门掩住梨花的娇羞。李靖听着这首歌,从未感受过的情感在胸中翻涌。他的眼角微微湿润,歌声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底深处的哀愁与悲凉。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起身舞剑。剑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像是一把时光的箭,带着他的歌声疾飞:“我骑上马却无法握住马鞭,只能折下一枝杨柳枝。坐在地上吹起长笛,那哀怨的笛声让路上的行人都心生愁绪。”这歌声婉转凄凉,像是在倾诉一种深深的离别之痛。

舞剑之间,他的情感犹如烈火燃烧,燃烧着的是那浓烈的愁苦和痛苦。而歌声就像是那燃烧的火焰,让李靖心中的情感得到了释放。红拂的歌声和李靖的舞剑,就像是一首诗,一幅画,无声无息地在世间流传。仿佛天地之间的空气都在他们的情感中被净化了。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经历,但却仿佛刻在骨子里般熟悉。李靖在那一刻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悲欢离合。

夜幕降临,宴会即将落下帷幕。李靖和红拂坐在桌边,彼此无言,但心中的情感却如潮水般汹涌。他们举杯轻饮,回味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仿佛在品尝每一刻的酸甜苦辣。

红拂的心情如同起伏的波浪,渐渐从高潮回落。她凝视着李靖的面庞,那双深邃的眼睛里藏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她想要将他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印在心底,仿佛这样就能将他的身影永远留在自己心中。

李靖离去的画面在红拂的脑海中反复闪现,她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相见,甚至有可能永远无法重逢。这种未知的未来让她感到心痛如绞,眼眶不禁湿润。

然而,他们都知道,这次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他们将心中的不舍化为动力,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红拂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她知道,即使分离,他们的心依然紧紧相连。

在红拂转身离去的一刹那,李靖心中的痛楚宛如刀割。他深深理解红拂内心的挣扎与苦痛,因为这份苦痛,他自己也品尝过千百回。若此时红拂能稍稍露出不舍的情绪,李靖定会抛下一切,只为留在她身边。然而,红拂却以超乎寻常的毅力,紧紧咬住牙关,那勉强的笑容在她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刺眼。

在日落的余晖中,红拂默默地为李靖整理行装。她的眼神凄凉而婉约,像是含着深深的离愁。这个时刻,她的内心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摇摆不定,与李靖的离别在即,可他的留恋仿佛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山峦。然而,当夜幕即将降临,李靖仍未有离去的迹象,红拂忍不住了。

她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开口道:“李郎,你可知古人的那句名言吗?”李靖疑惑地看着她,“行也,怀与安,实败名。”红拂解释道,“意思是,走吧,启程吧!怀其所爱,安其所居。但这足以败坏功名。”李靖听后默然,他沉思着说:“我知道,只是一时想不起是哪位古人说的。”红拂轻声笑了笑,“唉,难道你不记得齐女劝晋公子重耳的故事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靖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哦,记起来了!《春秋左氏传》记载,晋公子重耳逃到齐国,齐桓公嫁女并赠予良马二十乘。重耳在齐国安于享乐,忘记重振社稷的使命。他的随从劝他不要忘记自己的志向,但他不听。随从们在桑林中商议回国之事,被他的妻子姜氏得知。姜氏不但没有挽留丈夫,反而劝他迅速回国。当时,她说的就是‘子有四方之志……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红拂微笑着点头,“对呀!后来晋公子仍是不走,姜氏又如何呢?”李靖接道:“她与随从共谋,灌醉了重耳,置于车内,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经远离齐国。后来重耳重建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红拂眼中闪过一丝慧黠,“那么……李郎,你是否也要让红拂效仿姜女之计呢?”李靖愣住了,他看着红拂深情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望向远方,仿佛在自言自语:“好,明天就走。”

红拂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但心中的疼痛如刀割般剧烈。她轻轻地献上樱唇吻了吻李靖,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这个别离前的吻,仿佛让人更激动、更热烈。两人都期盼着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但现实却无情地将他们拉回。这一刻的热烈与不舍交织在一起,让他们的心更加紧紧相连。

翌日破晓,李靖从沉睡中惊醒,发现红拂已经离去,空留一室冷清。他急切地起身呼唤红拂的名字,但回应他的只有侍者递来的一封书笺和一卷兵书。书笺上娟秀的字迹写着“I髯翁藏”,告知他红拂姑娘黎明时分已经离开,她表示只要李靖不启程,她便不能归家。

李靖颤抖着打开信笺,读到红拂决绝的文字,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把信笺紧紧攥在手中,心中的痛楚几乎让他无法呼吸。他狠狠地咬了咬牙,毅然决然地跨上马背,向东行去。

一路向东,渭河水封冻如同他的心,驿道旁光秃秃的青槐枝干仿佛是他此刻的心情。每当夜幕降临,李靖总会抬头望向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红拂的无尽思念和悔恨。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开始痛恨自己的无能。然而,他知道,只有继续前行,他才能找到自己与红拂共同的未来。

在一片朦胧的晨雾中,李靖悄然穿越了函谷关。这个险峻之地,车马交错间容不得半点差池,然而对李靖来说,这里如同自家后院,早已了然于心。他驾驭着烈马,心急如焚地想早日抵达太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离太原不远之地,赤骥马突然如受惊之鸟,狂嘶一声,将李靖掀翻在地。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已被一群士兵迅速捆绑,强行塞进了一辆战车。李靖心中虽惊,却也明白此地非同一般。

不久,他被带入一座军帐。眼罩被解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威武的将军端坐堂上。李靖一惊,此人竟是唐国公李渊。在帐中,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引起了李靖的注意。那少年眉清目秀,神采飞扬,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人群中熠熠生辉。李靖心中一动,这少年定是李家的二公子,未来的秦王李世民。

此刻,军帐内气氛肃穆。李渊目光如炬,盯着李靖,仿佛要看透他的五脏六腑。而李世民则在一旁静静观察,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机敏。李靖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等待着命运的抉择。

突然,他感受到一道刺骨的目光,不禁抬起头。在朦胧的月光下,一位身穿铠甲的将军正俯视着他,眼神深邃且威严。将军用冷峻的语气询问:“你是何人?”他挺直胸膛,沉着地回答:“我是马邑郡丞李靖。”

将军眉头微皱,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为何孤身一人闯入此地?”他坦然地解释:“我特地前来投奔大将军,希望能为天下大事尽一份力。”

将军眼神一凛,警惕地问:“你是来刺探我军行踪的?”他笑了笑,从容不迫:“将军帐下刘文静是我的故友,可请他为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