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皇帝忌惮沈家、皇后要杀萧宸。
因为沈府追随的对象说不准就会成为北唐半个朝堂追随的对象!
这就是权势。
而现在,这份权势就掌控在沈君曦手中,仅需要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目光统统落在沈君曦身上,她朝着一众老臣忠将躬身一礼,开口道,
“爷爷出征前不知道这仗要打多久,一再叮嘱晚辈不得干涉皇权叠替,晚辈行事另有缘由,不过眼下倒有一计利于北唐战事,可让北唐再得喘息机会,诸位长辈听晚辈道来。”
…………
烛火昏暗的牢房内,官员们望着沈君曦的脸,听着她一石三鸟的计划眸色越发的亮。
众人在商讨结束后打开地上暗门,迫不及待回去写奏折了。
至于为什么要走暗道,原因无它,这些个大臣平日都被各方眼线盯着,聚在一起是万万不能的。
一旦被人发现,绝对会被扣上结党营私的帽子。
尤其是兵部尚书和沈君曦,不能有半分瓜葛,甚至得假装的不认识。
理论上说,他们同时能出现且不会引人注目的地方只有一个:皇宫。
刑部距离皇城不远,曾有被压重犯为了逃出去一直挖,一直挖,一路竟挖到翰林府。
后来那位犯人没逃出去就被斩首示众,但密道被阎烈捡漏了!
兵、刑部尚书也好、禁宫统领也罢,都需要将各自部门较大的事务呈报给翰林府记录在册。
遇见了和下朝时般同行太正常了。
送走了其余人,阎烈沉吟了会儿,问向沈君曦,
“小侯爷,那位重伤的黑衣人的身份该如何对外说?”
沈君曦单手搁在桌面上,细想了下,回道,
“找户部那边给他做份士籍、刻好身份印章,沈府常有自外地前来投奔的老将后人,不缺他位置。”
“好,下官这就去办。”
阎烈朝着沈君曦微微拱手,朝外走去。
“慢着,阎尚书,您是蒋阿翁最喜欢的学生,您以为萧宸如何?”
沈君曦忽然问向双鬓斑白的阎烈。
这让阎烈扯出一抹苦笑,沉声道,
“闻小侯爷所言,他有忠有孝本当是被列为忠主之选,但他一不出身正统,二有异族血脉,名不正言不顺,不可选之。”
沈君曦回以谦逊的笑,点点头。
然而,走在这阴暗狭长的牢道中,她眉峰紧蹙一遍遍回想着阎烈的话,胸口渐渐凝结出一股闷气。
挥散不去,烦闷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