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朱元璋内心里对“道德”是相当不屑的,他是老百姓出身,要的只是自家权力的稳固,其余一切都可以让步,面子能值几个钱?就连面子上的那层伪善,他都觉得碍事,所以朱元璋才会觉得儒家学说的那套,和他想要的压根不匹配。
但是,全天下的人还都尊儒,该怎么办呢?
只能竭力打压了。
其实,有人会用“治统”和“道统”,来分析朱元璋的这番举动。
从秦朝开始,“治统”一直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过,从汉武帝开始却多了一个修饰,就是拔高了儒学的地位,而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天下人的思想趋于一致,目的自然也是巩固政权。
朱元璋能不明白这一点吗?
他非常清楚。
但是,如果他继续和前人一样。
那么,他的很多做法都是会被人批判的。
于是,为了扫清这些障碍,朱元璋自然要从思想意识上入手,才会如此打压儒学。
朱元璋和当年的汉武帝没什么区别。
汉武帝是想让举国上下一个声音,而朱元璋则是想让一些违背儒家学说的行为可以光明正大。
可见,汉武帝和朱元璋的做法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由于目标不同,所以,他们采取的方式正好是两个极端。
总之,帝王家做事,一切都只会围绕着维护自家的权力,朱元璋除了看不惯孔家嚣张跋扈的态度之外,他还觉得儒家的很多东西碍眼,写了那么多做人做事的条条框框,还怎么让他可以“为所欲为”呢?
“不可啊!”
“万万不可啊,陛下!”
“孔家乃是天下之文首,孔家子弟都是满腹才华之辈,如果陛下弃之不用,那对于我大明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要不然的话,老臣请命还乡养老!”
“。。。。。。。。”
孔乙己连忙跪下。
以头抢地。
将自己的额头撞得头破血流的,同时神情悲愤的申诉道。
前面两件事情,那都还在勉强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唯独这件事情是万万忍受不了的。
没有官场的权力。
那么。
孔家的势力,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对会一落千丈!
光有名声可不顶用啊,有些时候还是握在手中的权力,更加让人沉醉。
陛下此举,是要彻底掘了孔家的根,让他们无法出仕为官,日积月累之下,没有任何官吏的孔家,绝对会一步步衰败下去,千年世家延续的辉煌,也会逐步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