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点点头,坐回椅子后这才开口道,“我是一名科学工人,所以我看待方向的角度跟诸位可能不一样。”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以我们现在的实力,需要实现探月计划,需要全国最少两万个工厂进行全面升级。”
“这将是一个长远,且需要持续投入的过程。”
说到这里,钱老将自己的本子抬起来,上面是一个剪切下来的报纸图片。
“这是我从合众国报纸上剪切下来的,报纸的时间是1962年,也就是七年前。”
“这是他们公布的一个螺旋轴,用在探月无人飞船上的小部件。”
“可就是这体积只有花生米大小的小部件,精度却需要达到0。005毫米。”
“这相当于,一个两微米的细菌在400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工业方面的领导,你们,能做到吗?”
在场众人,鸦雀无声。
“这还只是初步要求。”
“更难的是,要在这个螺旋轴上加工出六条槽,而且每个槽要换不同的角度,全部拟合进去。”
“这种加工完后,表面倒上水,水都渗透不进去。”
钱老将本子举得高高的,在场的众人看了,无不低头。
因为这要求,已经超出他们的认知,更超出他们的能力。
当然也有人将目光看向杨小涛。
因为九部,是最有能力达到这一要求的。
可惜,这时候,杨小涛根本不会开口。
“同志们,七年前啊,合众国七年前就做好了准备,就做出来这种精度的部件。”
“而这只是其中万千里的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其他部件的要求有多高。”
“即便如此,他们到现在,也用了七年的探索,这才开始尝试登月。”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在七年前,是没有把握的。”
“直到现在,仍在不断的尝试验证中,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功。”
钱老说的很是激动,周围人都感觉到他话语中的力量。
“同志们,合众国那么先进的仪器都用了七年啊!”
“我们呢?我们现在连一个螺旋轴都加工不出来,就谈什么探月计划?”
“是不是有点早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