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庶民也恨,恨推行改革的君王。
秦政告诉儿子:
“这些骂名,朕不想让你和你的儿孙来承担。”
长公子大受震动,他此前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些。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脑子里一片空白。
父亲这是什么意思?原来父亲是为了他好才强撑着要把一切都做完的吗?那他之前频繁顶撞父亲,辜负了父亲一番好意,岂非不孝?
又听秦政补充道:
“当然,朕这么做并非完全为了你。大秦只需要有一个受万民痛恨的皇帝就够了,若是代下来全遭人记恨,大秦危矣。”
“朕将一切做好,等你登基,你便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休养生息、收拢民心,这些都将是你的责任。”
长公子终于忍不住了,眼泪落了下来:
“父亲!”
虽然父亲口口声声都在说他是为了大秦,但长公子又不是傻子,如何能看不出来这里头藏着的父爱?
父亲把艰难的、会担骂名的事情自己全做了,将轻松简单的、会被后世人千古传颂的事情留给了他这个儿子。
世人只记得变法者严苛,仁爱者为民。但是没有变法者把局面变得更好,仁爱者哪里来的舞台施展?
乱世中的仁爱不过是无根之浮萍,昙花乍现,根本无济于事。
秦政伸出另一只手,替儿子拭泪。
他心道果然
(),无论哪个扶苏都是个小哭包。装得再坚强也是装的,其实感性得很。
“你也不必如此感动,朕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
秦政说得很现实。
事实如此,一切都是基于自己和大秦的利益,再带上一部分的父爱,最终做出的决定。
不能说原主对孩子没有感情,也不能说原主对孩子只有感情,两者掺半吧。
长公子仍旧很难过:
“我以前不该顶撞父亲的。”
如果他能早点明白父亲的想法,他就不会和父亲唱反调。
虽然他很不想看到父亲这样“虐待”自己,但父亲如果坚持的话,这样也确实对大秦有利的话,他会选择协助父亲。
长公子忽然想到,父亲是否时常因为自己的关系忧思费神?若是没有这些事,父亲是不是就能全身心投入治国之中,尽早将想做的都做完?
等父亲做完了他的事,不就无需等儿孙上位,自己先开始休养生息,改善名声了?
说到底还是他太不孝了,只会添乱。
秦政看着儿子又钻入了另一个牛角尖,有些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