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把一切都往最好的方面设想,倒不如一切都朝最差的考虑。然后在最差的条件下找点自我安慰,并且多给儿孙留些底
牌。
扶苏:我只有一个目标,大秦能够延续下去。
至于是怎么延续的,用什么奇形怪状的办法延续的,那都不重要。
你就说延没延续吧?
秦王政:“……寡人现在不想和你说话。”
扶苏乖巧应是,并表示那他自己出去走走。方才虽被王绾打断了,可他看着时间还早,可以在章台宫里散散心。
太子体贴地把空间留给父亲,让他慢慢思考。
桥松和蒙毅都很乖觉地保持缄默,没有打扰秦王政。史官看殿内没有什么乐子了,抱着起居册悄悄跟了出去。
扶苏听到脚步声回头:
“史史官跟来做什么?我只是随便逛逛,怕是没什么好记录的。”
史官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一声称呼顶回去了,他沉默一瞬才感慨道:
“太子殿下不愧和太孙是亲父子。”
都爱这么喊他,而且都是故意的。
桥松:都说了我不是故意的!
扶苏从善如流地改口:
“原来起居郎不喜欢我这么喊吗?”
明知故问。
史官见太子调戏过他之后心情越发愉悦起来,无语地翻了个白眼。不过到底没敢叫太子看见,只是偷偷翻的。
这时史官才说起自己的来意。
也没别的目的,就是过来问问方才太子和王绾的交锋。
双方说话有些隐晦,史官表示他只是个单纯的史官,不太懂朝中风云。请太子说详细点,不然他不好记录。
扶苏意味深长地看向他怀里的起居册:
“我记得,起居册里记录得一般都很简略吧?”
正史又不会给你分析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一般都是发生了什么、对话了什么直接用最简单的字句记录下来就行的。
如果谁和谁的对话没讲明白,信息量很大,史官一般也不会去管。反正他如实记录了,感兴趣的人自然会自己去琢磨。
所以史官跑来问这个,纯粹就是自己吃瓜没吃明白,跟他的记录没关系。
史官装傻充愣:
“太子是嫌微臣记载得太详细了吗?可不是您说要事无巨细都写下来的?”
他可是连王上每顿吃了什么都写了,偶尔有空还会去问问厨子某些菜是怎么做的。
之所以会这么积极,主要是作为史官,他看多了史书,太懂闲得无聊琢磨史书的人都在想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