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看来,父亲如今展现给他们的视角是诸侯王争霸的视角,而非天子统御天下的视角。
他们照着这个学,是要学劈叉的。真想学的话,得等父亲一统天下之后,再去模仿他。
今日大兄提前告诉了阴嫚要怎么做,对她来说是头一次被人手把手教导。虽然她没机会当一把天子,可学了这个也不浪费,毕竟辅佐君王也要抓准君王的心思呀。
阴嫚撑着下巴:
“我觉得,兄长你这个说辞不适合周天子,只适合我大秦天子。”
扶苏伸手揉揉她脑袋,笑而不语。
周天子搞分封,诸侯王封地自主权太大,天子几乎插不上手。所以他们只能走王道,想霸气都很难霸得起来,因为
那得诸侯王肯听你的。
只要有诸侯国的存在,诸子百家就有备胎可选。那到时候可别指望对方修改自己的主张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阴嫚重新拿起那些纸张:
“大兄总结这些,是想做什么?拿给父亲看吗?()”
≈ldo;?()”
阴嫚恍然:
“以法治国、兼容百家是吗?也对,便是杂家,也不是必须百家占比一致的,自当有多有少、有轻有重。”
扶苏提醒妹妹:
“诸子百家也不是完全不互溶的,商君策中针对农商的改革,便是借鉴了农家的观点。”
年轻人总是想法比较极端,以为所有学派都是独立甚至对立的。其实不然,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取长补短,只是不像杂家那样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了而已。
阴嫚仔细回忆父亲很喜欢的韩非先生的主张,随后说:
“法依势而行,依时而变,约莫就是这般了。”
随即,她就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既然法是需要根据时势变更的,那大秦如今的律法,会不会在一统天下之后就不适用了?
阴嫚的表情凝重起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情况就很严峻了。
扶苏将那沓手稿整理好,随口说道:
“所以你接下来,又要加班了。”
刚刚结束工作的阴嫚:
“啊???”
扶苏微笑:
“大秦官学需要合适的书籍作为教材,只学秦律就只能成为底层小吏,无法培养高级官员。为兄需要你去编写教导他们政治素养的书籍,就先按照诸子百家,各编一套吧。”
说着把手稿递过去,示意她以这个为纲领来编。
“我大秦可是十分包容的,所以每一家都是可选的选修科目。不喜欢法家不要紧,学完基础的秦律和必修的法家学说之后,还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别派学说(删减版)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