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最终后胜和齐王建都没什么好下场。
若换了郭开,郦食其抵达的第一时间就会意识到威胁,暗中打压这位秦国来使。但后胜嘛,他是玩不过郦食其的,不足为虑。
秦王政赞同了儿子的分析,不过还是提
醒了一句:()
≈ldo;≈rdo;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后胜再怎么也是齐王建的亲舅舅。
是以秦王政认为,郦食其恐怕只能说动齐王杀掉一些跳的比较高的贵族。要杀灭所有贵族,难度太大。
这些贵族着实让人棘手,不事生产只知享受,还要为了自己的享受霸占一大批奴隶家仆伺候自己。
秦王政本来就嫌国内人手不足,实在眼馋贵族们的部曲扈从。
至于贵族本人,除了读书识字没有任何优点。又没法进入官场为大秦效力,留着只会生乱,还不如杀了呢。
扶苏也道:
“贵族确实太多了,杀是杀不光的。好在我们只需要杀鸡儆猴即可,那都是小家族,过两代也就没落了。”
杀鸡儆猴这件事上辈子的始皇一直在做,可惜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没有彻底打灭那群旧贵族的心气,他们总觉得被杀的义士失败了,不影响自己下一次成功。
光杀人不诛心,杀再多也没用,反而容易激起民愤。那群贵族一扯着这件事卖惨博同情,立刻就得到了不少旧地庶民的响应。
所幸那时扶苏的怀柔政策初见成效,被鼓动的庶民只有各国腹地的一小部分。
扶苏展开自己写的卷册,一一同父亲分析起来。
父亲对这些旧贵族的了解不够深入,才会走入只要杀得够多就能震慑得他们不敢妄动的误区。
无妨,这些疏漏自己都能替父亲补上。等父亲了解了全貌,以他的雄才大略,收拾旧贵还不是手到擒来?
“贵族表面看来是依仗出身才能高人一等,但出身只在面对黔首时才具有效力。若双方同为贵族,另一方就不一定买账了。”
贵族之间看中祖上的荣光和个人的本事,如果你祖上没什么出彩的人物,哪怕你是贵族,大家也懒得搭理你。
而且祖上显赫也不见得好用,周天子出身够显赫吧?你看现在还有人搭理他吗?像曲阜孔氏那样能一直吃先祖老底的,毕竟是少数。
贵族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如果你本人没有优秀到让人忽略你的家世,那你还能依靠什么呢?自然是金银财帛这类的身外之物了。
秦王政恍然:
“贵族可以逃亡齐国,却须得将财帛和仆从留下。”
让那个他们带着钱和人去齐国继续当人上人,想都别想。没了钱和人傍身,他们就只剩个出身了。
战国时期大家还算淳朴,你说自己出身哪个大家,很多人不会怀疑你在吹牛,还是会选择相信的。
可是如果你吹牛的时候身边连钱财和家仆都没有一个,那再好骗的人都得在心里打个问号。毕竟当前时代,这些东西就是辨别一个人出身的重要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