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只不过是大明王朝在初期建设时对这方面是提及了的,但是并没有达到重视到一定的程度。
而且大多数的发明和研究都是由研究院这里推出来的,这些人手上的工具当初倒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毕竟这都是由秦昊来提供的工具,所以研究院的那些工匠倒是没觉得这会成为一个困扰。
但是现在朱允熥通过了实地考察走访了各工厂,就发现了存在的这个难题。
朱允熥又是继续和秦昊汇报:“第二个问题就不大好解决了,我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用密度或者是用一些其他的数据来计算钢铁的质量。”
“我们没有必要再普通的机器或者是不需要高密度的钢铁的机器上面使用,高密度的钢铁这会造成浪费,但是需要使用质量更好的钢铁的设备上,我们也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的衡量的数据。”
“这是我对于钢铁或者是其他的金属的数据方面的设想,看看能不能够做出一个标准,最后达到有分类的标准和统一的要求。”
朱允熥提起的这个问题是和刚才有一定的关联性的还是设定行业标准的事情,原本秦昊以为这种小事儿底下的人自然也就已经有了各种规范制度了。
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想错了,因为对于某些行业来说,钢铁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数据都是属于高深莫测的。
那些普通的工人只知道如何生产,根本就不晓得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材料或者是什么样的材料才算是合格的。
那些工匠一直以来也只认为肯定是用最好的钢铁制造出来的设备就是最好的,至于还需要更好的设备。
因为目前钢铁的条件实现不了,也只能是用现在的这种现状来维持。
但朱允熥却细心的发现了这一点,这不仅仅是可以节约一部分的资源,而且确实也对于工业未来的发展比较有利。
“你这点提出来的很好。”秦昊轻轻点头,又说道:“这可以交给朝廷这边统一制定和统一生产,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难。”
“其实这是属于正常的行业规范,如果你不提及再过一些年行业,内部的人也会发觉这个问题,他们自己也会设定一个准则和标准的,但咱们大明王朝发展的速度过快了。”
“在各个行业的人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固有的想法,所以他们的思路跟不上发展的速度,既然现在提出来了,那就由朝廷这边制定出来各项标准吧。”
秦昊认为这种事情一事不烦二主,干脆就让朱允熥带着那些人去做,他只要和朱棣打一声招呼就可以了。
朱允熥提出来的另外一件事情,现在确实是一个难题。
虽然朱允熥还没说,但秦昊已经知道,想要制造出来更高密度的钢铁,这可不是所有的工厂都能做到。
所以必须要派工匠过去解决现在钢铁存在的瑕疵问题,否则短时间难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