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他的背影,朱允炆这时候终究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
他忍不住开口喊道。
“先生。。。。。。这洪武大典乃千秋之盛事,学生也想参与进其中,不求千史留名,只求能为后人积攒一些文化传承。”
吕氏听见了朱允炆居然如此的语出惊人,立马上前拉了拉他的袖子,皱着眉头,一副不认可的样子。
“以后说什么都得给为娘商量一下,再说。”
虽是低声说话,但秦昊也听得一清二楚,他忍不住在心中摇了摇头,这也许就是妈宝男的诞生吧。
秦昊回过头,看着年幼的朱允炆忍不住心情有些复杂,这毕竟是朱标的孩子,但是在这帝王路上,下面何尝又不是漫漫的尸骨呢?
就在朱允炆有些忐忑不安的时候,秦昊露出了一个和熙的笑容,说道。
“你有这份心意,实属难得,我这就先回宫禀报陛下,若是陛下允诺,你明天就随我一同去翰林院吧。”
朱允炆原本也就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秦昊真的答应。
他顿时激动到无以复加,连忙对着秦昊鞠躬。
“多谢先生抬爱,若是皇爷爷能让我去翰林院,我一定不会辜负先生的信任。”
而吕氏也瞪大了双眼,显然没想到秦昊那么好说话,而且朱元璋很是听这位国师的话,这是朝廷上下全都知道的,只要秦昊一开口,那么朱允文去翰林院的事情,岂不是板上钉钉?
离开了东宫之后,秦昊去了一趟翰林院。
多元化的科举展开之后,朝廷之中的人才越来越多,已经不像建国之初那样人才匮乏。
以往翰林院这块清贵的地方也堆满了年轻人,洪武大典的修传乃是一大盛事。
虽然翻看各种典籍以及外出调查是很辛苦,但年轻人心中有韧劲,并且现在朝廷的环境好了不少,大家也都是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
听见门口的小厮喊国师莅临,大家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看了过来。
“下官参见国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