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知道每年国库里面拨给各个地方用于赈灾和扶贫的银子就不少。
虽然每次往出拿钱。
朱元璋都非常的肉疼,但又不得不这么做,总不能看着那些百姓在生死线边缘挣扎。
朱标拖着下巴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等到想的差不多了,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这倒是一个给老百姓活路的机会,又能让老百姓多赚不少钱补贴家用。”
“如果百姓都能赚到钱了,这生活自然而然的就变得富裕了,国家也就跟着富强了。”
“以工代赈的办法,又不会让百姓有不劳而获的心思,先生的这个策略确实是一个好的策略。”
朱标还记得秦昊说过的经济发展顺序,一定是百姓先富裕了,国家才能变得富强。
朱樉和朱棡并没有发表想法的意思,而是就坐在那里,眨巴着眼睛,不知道想要干什么。
秦昊也没准备让所有人都说想法,他脸上挂着一抹笑容。
对于朱标和朱棣能有这样的认识,他是感觉欣慰的,但他还没有忘记提醒二人。
“有些方法的好坏就在细节方面,如果细节没有考虑到那一个好方法,就可能变成没有用处的方法。”
“一个坏的方法,如果能够把细节完善了,或许也有实施的可能性。”
“我来问你们一个很关键的细节问题。”
“以工代赈的这个政策,老百姓都争先恐后的去干活了,谁来种地啊?”
“这二者之间应该怎么选择?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个答案?”
朱棣懵逼了,他哪里能想到秦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他陷入了纠结,觉得这二者之间难以取舍,而且这和秦昊提出来的政策又有抵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