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李斯文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说辞,孙思邈那张遍布狐疑的脸上,也少了几分猜疑。
他说的确实没错,他虽然怀有一身精湛医术,但开国三品县公的身份,远远比一普通医者的身份更为耀眼。
如今功成名就的李斯文若是无心仕途,早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潇洒日子。
要不是见医者的处境实在困难,感同身受下想要出一份力来改善医者地位,他干什么不好,来掺和这种破事。
而他的构想一旦实现,不能再对医者耀武扬威的权贵们会指责他不务正业,看病没以前方便的百姓可能会觉得他多管闲事。
但只有他们这些真正得到利益的医者,没有丝毫资格去责怪他包藏祸心。
李斯文见爷孙俩微微变了脸色,暗暗松了口气的同时,继续为自己辩解道:“再说了,专精一科不代表不对其他医科进行涉猎,只是侧重不同。”
“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固然医术精湛,但他最擅长最出名的,还不是那已经成为‘医家绝唱’,号称能开颅去病,刮骨疗毒的外科手术。”
“而历代神医同样是各有所长。”
“医圣张仲景只一本《伤寒杂病论》便可号称是集医药理论大成之作,但最让医者佩服的,还是他那创造性的内科六经八纲。”
“西晋时期的大医皇甫谧虽名声不显,但留有第一本针灸学专着《针灸甲乙经》,被誉为‘针灸鼻祖’。”
“当然,还有被人尊称‘药王’的孙道长,您这一身医术也不敢拍胸脯说自己能包治百病吧?只能说是涉猎的医科比较广,内外儿妇。。。对了,还有五官科。”
见孙思邈态度软化,接近被自己说服。
李斯文摊了摊手,再次点出了一个之前被他忽视的大问题:
“孙道长您天资卓越,自幼便被称呼‘圣童’,可即便是你,也是耗费了五六十年的功夫才精通了五科医术。”
“反观天下医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些天资鲁钝远不如您的,若是学全了医科,这辈子可能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医者。
“但若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决定只专精一科,那可望不可即的名医境界,也不是不可触及。”
面对这无力反驳的事实,孙思邈只能是连连叹气。
这些年他见识过不少医术精湛之人,可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是有望神医境界的,能将医术融会贯通,成就一代名医的,都是少之又少。
但若是这些人从一开始就只专精一科,不说玄之又玄的神医境界,起码在而立之年,大部分人就能摸到一代名医的门槛。
虽然是专科名医,但身份地位,也绝不是普通医者能比肩的。
“。。。你说得对。”
一潭死水般的沉寂中,孙思邈嗓音嘶哑的点了点头,而后目光炯炯的盯着李斯文:“老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孙道长请说。”
“暂且不提需要各科医术全部大成,推陈出新才能成就一代神医,就算是想要成为名医,也需要精通各科医术,将之全部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