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醉心于学术研究?
别逗了!
施耐德和曼斯·龙德施泰特对于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这对精神病病友可是了解得极为透彻,曼施坦因曾在四人的一次聚会上坦言,尽管他对龙族的研究也有一定的造诣,但他对于学术钻研并没有太大兴趣。他和古德里安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在哈佛时也是同宿舍的校友,抄袭古德里安的学术报告一直抄到了博士毕业……直至进入卡塞尔学院,古德里安也经常主动在自己发表的学术论文后添上并没有出多少力的曼施坦因的名字。
而曼施坦因之所以表现出一副求知欲爆表的模样,也是为了配合古德里安演的这场戏。
从之前的视频和录音中可以确认,路明非、楚子航、恺撒等人显然是已经知晓了夏弥的身份,但却一致选择了知情不报。这件事,以他们的身份,罪名可大可小。
你可以说是夏弥使用言灵·催眠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毕竟已经有了奥丁和陈鸿渐这个先例了,所以这么解释倒也说得过去,那么路明非、楚子航、恺撒等人也不会担上任何的罪名。但往大了说,也可以给他们定意图勾结龙族、背叛秘党的罪名。
以贝奥武夫和圣乔治等几位屠龙世家的性格,再加上刚刚眼睁睁看着陈鸿渐和夏弥离开,说不定会恼羞成怒,将怒火发泄在路明非、楚子航、恺撒等人身上,下令拘捕他们。而这群这群年轻气盛的学生也未必会选择任由宰割,搞不好真的背上背叛的罪名。
因此,古德里安想让这严肃的气氛缓和一些,以看似有些不合时宜的行动吸引贝奥武夫的注意力,甚至做好了承担贝奥武夫斥责的准备。而身为古德里安童年时期的隔壁病房的精神病病友,他也愿意陪这个老伙计疯一把。
再说了,他的学生苏茜也在名单中。
尽管身为卡塞尔学院风纪委员会主席兼财务部副部长,曼施坦因不仅在学生的纪律上要求严苛,还特别抠门,但是在有关学生的事情上,曼施坦因从来都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更何况是他自己的学生。
也是出于同样的想法,看穿了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真实目的的施耐德和曼斯·龙德施泰特并没有选择揭穿而是顺势加入了学术研讨,把水进一步搅浑。
只不过,他们四人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徒劳。
Eva传来了卡塞尔学院被龙族入侵的消息!
卷末总结
这一卷的伏笔我埋了很久了,夏弥掏陈鸿渐心脏的那个伏笔是在除夕番外(下)里面,当时还在写之前提醒了大家番外还是看看比较好,因为里面会埋坑。
其实我最初的大纲和不少昨天看书的书友猜的那样,是演一出戏,依靠言灵·造化的四阶造成夏弥的假死,然后尸体落入尼伯龙根之中,再进一步让芬里厄也假死,最后跟龙二一样尼伯龙根崩塌,兄妹俩生死不明(按照龙五剧情夏弥肯定没死)。
但是呢,(敲黑板!)大纲这个玩意就像是厕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拿来擦屁股然后冲进厕所了。写到差不多是在橘政宗抓走主角和绘梨衣的那段时间的时候,突然想到为什么主角不能单干呢?
于是,我拿老大纲擦了屁……啊不是,我把老大纲删改了一下,变成了与秘党决裂。
陈鸿渐(叉腰):他喵的,以后屠龙你们自己去!爷不干了!
其实主角和秘党分道扬镳,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昂热从小接受的就是屠龙的教育,又经历的视为家人和兄弟姐妹的狮心会初代成员的惨死,恨的早就不只是天空与风之王了,而是整个龙族。副校长曾表示,如果可以,昂热甚至不惜用核弹核平了全世界来消灭所有龙类。
而秘党呢,很大一部分成员以及元老都是屠龙世家的,世世代代都是站在龙族的骸骨上,以龙类的骸骨作为功勋章和夸耀的资本的。
所以,主角和昂热的对立,和秘党的决裂立也算是必然的。
至于奥丁的那部分剧情,在《北欧神话》中,为了增加聪明才智,预测未来,更好地进行统治,奥丁一心要喝智慧井里的水,即世界树树根旁的圣泉。但守护这口井的巨人弥米尔要他以一只眼睛作为代价,奥丁不假思索,将自身倒吊于树上七日七夜,将自己献祭后瞎了一只眼睛,随后喝下了智慧之水,成为智慧之人。饮下了智慧泉水的奥丁预知了诸神黄昏的未来,开始扩张领地,扩军备战,应对将来的危局。
最后,回到一个问题,这一卷的标题《终加冠冕》以及这一卷的简介。
这一卷的标题《终加冠冕》的灵感是来源于歌德为拿破仑写下的赞颂诗,而这一卷的简介也是截取了前半部分(要不是简介限制140个字我就全选了)。说来真的很巧合,歌德为拿破仑写下的赞颂诗真的和主角的经历很相似,“向着王座起航”、戴上王冠、“管它什么命运预言”,从头到尾真的很符合主角的经历和人设……我对灯发誓最初写这部分剧情的时候没有想起这首诗……也许是某南想到了?
以下是歌德为拿破仑写下的赞颂诗(歌德写这首诗是在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中失败的当天,得知了拿破仑的战败后)
英雄的心中豪情万丈,
向着王座毅然启航。
艰险满途,无畏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