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行程表后,秦子玉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牧,说道:“我这边没有问题,肯定会遵照执行。”
李牧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主公,大军将在两小时后出征,请您做好准备。”
秦子玉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开始整理行装。他的动作迅速而有条不紊,显然是早有准备。
两小时后,号角声响起,大军开始集结。秦子玉身着戎装,站在军阵前列,他的身旁是整齐排列的士兵,每个人都精神抖擞,装备齐全。
李牧站在远处,远远地望着秦子玉和他的军队。他看到秦子玉的准备非常充分,无论是士兵的装备还是士气,都处于最佳状态。
李牧心中暗自点头,对秦子玉的统兵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他相信,在秦子玉的带领下,这支军队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秦子玉在李牧的引领下,缓缓地步入了校场。他的目光扫视着眼前的军队,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三千胡服骑射整齐地排列在校场上,他们身着轻便的胡服,手持弓箭,每个人都配备了三匹骏马。这些骏马膘肥体壮,毛发如丝般柔顺,马蹄踏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骑手们身姿矫健,他们的脸上透露出坚毅和果敢,整个队伍气势磅礴,令人望而生畏。
与胡服骑射相比,五万辅兵的规模更为庞大。他们同样骑着战马,这些战马虽然不如胡服骑射的马匹那么精良,但数量众多,使得辅兵的机动能力在众多军队中首屈一指。
秦子玉的三千亲卫军也毫不逊色,虽然他们只有一人双马,但这些马匹却是来自西域的大宛天马,其速度和耐力都堪称一流。亲卫军们身着华丽的铠甲,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在校场的一侧。
李牧看了看时间,然后迈步走上了校场中间的点将台。他站在高处,俯瞰着下方的军队,声音洪亮地说道:“将士们,今日我们即将出征,前方的道路或许充满艰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一番简单而有力的动员之后,李牧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开拔的命令。五万辅兵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分成数个方阵,有条不紊地离开了校场。其中一个万人队在一名万夫长的带领下,作为先锋提前半小时出发。
这支先锋队伍肩负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重任,他们要为后续的大部队扫清道路上的障碍。秦子玉见状,决定与先锋一起前行,他希望能够亲眼目睹这支队伍的英勇表现,同时也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