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嘛,无非强弱罢了,科研工作者也不能免俗。
带有“特例”性质的“觉悟”,自然勾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
没过多久,齐大书籍和小曲同志的过往就全都被人挖出来了……
好家伙~
从小曲出趟差在外时,要不是方院长和高院长力保,差点丢了主任的位子,到乌龙抄家事件,再到青云店大棚立项……
然后是软件中心建设经费被卡、齐书籍赴日期间丢丑、借北盲肠参观团来访时挖坑、齐书籍在北大学生中间美名远播、北大校报搞出了个预计为期十年的跟踪记录……
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有些确有其事,有些稍有夸大,有些则纯粹是牵强附会。
比如,卡软件中心建设经费那事儿,跟齐大书籍压根没关系。
国科院系统知道实情的人不少,但不知道为啥,压根没人帮着澄清。
再比如,在小日子参加IT论坛期间,齐大书籍疑似被人下了泻药,公共场合一串一串的排气。丢人现眼不算,据说排气时不小心拉了裤兜子……
事情,确实有。
但那是因为齐大书籍不适应日料,肠胃出了问题。
事发时曲卓已经提前离团去了港岛,连知道都不知道,跟他八竿子都打不着。
至于借北盲肠来访,齐大书籍给小曲挖坑……是某高姓老同志担心别人觉得小曲行事太过分。
于是,纯粹是他的秘书无意间,添油加醋的说漏嘴了一丢丢。
旁观者都笑秘书是个傻子。
即便是顶头上司,也不能啥都听呀~年轻人,胆儿也太肥啦~
纸包不住火!
人家大书籍面上不露,估计已经把秘书的名字填到下一批去青云店的名单上了。
秘书成天到晚一副苦瓜脸儿,心里有数……自己的名字上没上下一批去青云店的名单,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进大屿山联合实验室的名单就行。
书籍固然牛博一,但年龄在那了,还能干几年?
曲主任今年才多大?
这点账儿都算不明白,才是真的傻……
北大校报的傻孩子们听了某人的建议,还得了某人支援的相机和胶卷,设计了一个预计长达十年的项目:以路人视角,客观记录科技脊梁们的平凡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