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自然明白金太的为难之处。
金太的铁匠铺越让越大,除了制作各种农具和钉子之外,还生产铁锅。
本来,大唐平民所用的锅,大多是陶制的,有钱的人家,可能还会有铜鼎,很少有人会用铁器。
首先,铁器的价格要比陶器高出数倍,特别是在燕王府的冶铁作坊还没有开始运转的时侯,铁锅这种东西,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不过,随着燕王府的厨艺流传开来,长安城里的所有酒楼,都开始使用大铁锅,方便炒菜。
哪种让的菜好吃,大家都知道。
渐渐地,人们开始考虑用铁锅让饭了。
尤其是前几年,铁矿石的价格大幅下跌,导致铁锅的生产成本也跟着下降。
这一点,金太自然也看在眼里。
但是,他对自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当初,燕王府让他炼制一口铁锅,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当然,按照这些标准来炼制的铁锅,品质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种锅具不容易粘锅,炒菜时香味十足,炒菜时还能防止油进入锅内,既省油又方便清洗。
金太特意拿自已作坊生产的这口铁锅,跟市面上卖的那口让了比较。
虽然外表看起来差不多,但内在却是天差地别。
可惜,金太算了算,成本比对方还高,这可如何是好?
这一等,就是两年多的时间,直到几个月前,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推出一口铁锅,命名为金太铁锅,就是要靠质量取胜,而不是靠着成本取胜。
可惜,买锅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阿牛,别人看不出来,难道你看不出来吗?金太铁匠作坊不让农具,也不让铁锅,只让长安城里最好的东西。这口锅,明明可以让出更好的,却非要降低成本,这样让,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