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浩前面就是升旗台,而且他和徐佳辉打表情的时候也是用余光,他俩精得很,说话的时候头都不带拧一下的。
上午,又是简单地操练任务。解散时人文院的各个班级都表现得很听话。声音也洪亮,成得了第一个解散的院。
看着其他院还在晒太阳补钙,吴启城悠闲地掏出手机,拿水杯喝了口。
“哎哥儿们!今天学校的秀香堂开业哎去那吃啊!趁这些傻帽还在晒太阳。”
徐佳辉拉住了宿友们,他拿出手机点开校巴的一条帖子。
“白工理工的标志物可以说,竹林深处的食堂,秀香堂。听师兄师姐说不仅环境很好,里面的食物也是即好看又好吃。都是国风的,是个打卡的胜地,只对我们大学的开放喔!因为只能刷饭卡。”
“噢我听过!来的时候就听说了,可以啊!去吧!”
邓浩和陈冠同显然都知道。吴启城一个外地的,来这里也没事先做好功课。
见没有和谢熙彤有约,吴启城便答应了。
于是,四人便寻着地图和周围的指示牌找了过去。
白工理工大学的食堂有四个,“秀香堂”是东区的食堂。
这“秀香堂”食实实在在的“秀”加“香”。它修建在后院处,要通过绿道走进去。
吴启城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假山和人工溪流上的小木桥、竹林和几座亭子、透过枝叶撒下的光印。
这种浓厚的大自然氛围让人异常舒服。他们行走着的,是一条很小的鹅卵石路。任何交通工具面对它都不好使,以至于这里听不到任何现代化的杂音。
走入竹林有五百米后,一座客栈一般的建筑出现在四人眼前。
“看,是那个吗?”
邓浩指了指那“瓦片屋”。如果不是那现代化的空调机以及一辆辆小推车,吴启城真的觉得这里可以作为电影取景了,这简直就是为了古装片而建设的酒楼。
这里还有其他学生,看到那古风建筑风格,以及从里面不断排除的水汽第一件事情都是拿起手机拍照。
作为白工理工的一个标志物之一,里面的菜品自然也不能降低了秀香堂的格调。秀香堂的食物,都是由蒸、煮、炖等一切和水有关的烹饪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秀香堂被雾气所缭绕的原因。
简直仙境。
没有了油烟,保护了周边的植物,给人以一种脱离尘世的感觉。到这里的人还没进去,就已经“醉了”。
试想一下,习惯了灯红酒绿的街道、满是油烟和调料味的食物。你穿过竹林,眼前突兀现出一座这样清幽远离尘世的瓦片屋。在这里,一切都回归了最初的原始。
四人来了个合照,徐佳辉找了一个女生帮忙拍照,拍完后还“顺便”要了她的微信。
秀香堂里面的人很多,加上空间小,吴启城庆幸今天提早放人,等到其他院的人来到时,座位估计已经被自己人文院的人给霸满了。
“我去排蒸类,邓浩你去排煮的、吴启城你去炖的、陈冠同你去凉拌那里。每样拿少一点,拿多一点。都尝尝。”
三人点了点头,赶紧排起队来。
前面还有三十多人,吴启城拿起手机开始看了起来。跟谢熙彤聊了一会,吴启城发现她竟然也来秀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