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 > 第 23 章 二十三章(第2页)

第 23 章 二十三章(第2页)

刘彻自从看到每道题都让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后,对题目上所写的诗立即从欣赏转为避之不及。

“诗歌不就是有感而发写的吗,哪有这么考的,又是让赏析,又是翻译的,还有让分析里面某一个字的妙用,更离谱的是还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有这功夫都能再写一首了。

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都不一样,只要写得好,那就是一首好诗。连形式都没太大讲究,只要句式大体整齐,押韵即可。后世的诗这么多讲究的吗?

幸好他不用考。

始皇帝嬴政:“……”后世学诗这么考究的吗?

感觉和他印象中的《诗》不是一种东西。

模拟考场

王昌龄看着卷子上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沉默了,想必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被贬官,太白兄写诗安慰他了吧?

没想到他竟是以这样的方式闻名天下。

叹息一声,王昌龄在“左迁”是什么意思的空格上写下被贬一字。

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赏…赏析?为何要赏析?这句不就是太白兄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安慰他一下吗?

看到第三小问要翻译全诗,并写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王昌龄呆滞了。

在场的考生看到第一页总共六首诗,其中李白就占了三首,不是写秋,就是写送别,现在又来了一首安慰友人的诗。

唐玄宗之前的文人真的很想问李白,你是不是给神女塞钱了,为什么考的都是你的诗?

你干脆出一本诗集得了。

李白同时代或者李白之后的文人对李白的生平门清,这几首算什么,李白写过的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才哪到哪。

若是有补考机会,他们考完试一定要向太白兄请教——太白兄写诗的时候想表达什么。

本以为第一页已经考得很离谱,翻到第一页,众人才知道只有更离谱,没有最离谱。

题目: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

……

问:甲诗作者为___代诗人___。乙词作者为___代著名词人____

众人:“???”

谁写的可不可以自己出来认领一下?救命啊,又不是

他们写的,也不是他们同时代的文人写的,让他们怎么填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