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长生:隐居地球,镇诸天神魔 > 第266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第1页)

第266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第1页)

不管修行天下如何震惊,也不管魔教又是怎么开了女圣主先河,等公孙佳人伤势好转后,许仙就和她一路漫游到了神都洛阳。

“中国”,天下之中,最初指华夏民族兴起的中原地区。

万里黄河跨越千山,流到中原,全长453千米的洛河与之汇合。两河之间的这片区域,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地理名词——河洛。

山河拱戴之下,一座古都在洛河北岸诞生,以河为名,是为洛阳。

从总体上看,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势复杂多样。

洛阳所在的河洛盆地,位于黄河中下游南岸,四面环山,西有崤山、中条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东有淇山、嵩山,等多座高山;北面是黄河,黄河南岸的邙山成为天然屏障,正好使洛阳免于黄河水患的侵扰。

洛阳城外,群山连绵,如城墙拱卫都城。兵家凭借洛阳周边山势,设孟津、小平津、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等八大关口环卫四塞,史称“洛阳八关”。

如此,洛阳雄关林立,更是名副其实的形势险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洛阳水系亦十分发达,除北边的黄河外,还有洛河、伊河、清河、涧河、瀍河等十余条河水汇流于此,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

洛阳山川纵横,西依函谷秦川可君临天下,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河水汇流而有膏腴之地。

《史记·封禅书》中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

商汤灭夏后,将都城建在河洛,史称西亳。周朝建立后,周天子营建洛邑,认定洛邑是“天下之中”,直至周平王东迁,拉开了东周的序幕。

周天子在临近涧河和洛河的东周王城,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纷扰。

周王室东迁到洛阳后,延续五百年而亡,天下一统归于秦。

秦朝发家于关中,没有定都东周故都洛邑。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中胜出后,建立汉朝,却一度选择洛阳为都城。

但是,仅仅几个月后,一个叫娄敬的谋士就劝说刘邦迁都关中。

娄敬劝说的理由是,东周时期天子虽处天下之中,但天下诸侯都把他当成了摆设,“非其(周天子)德薄也,而形势弱也”。

这是说,从地势的险要程度来看,洛阳作为都城,并不如西边的长安好。

刘邦觉得有道理,就迁都到长安去了。他当年入关中时约法三章,备受拥戴,也有群众基础。

到了公元1世纪,刘秀建立东汉,洛阳再续辉煌。

刘秀随兄长在南阳起兵,投身农民起义军,手下的功臣多为以南阳、颍川等地为主的山东(崤山以东)豪族地主,称帝后定都洛阳,也是为了守住自己的根基。

洛阳为东汉帝都,直到公元190年董卓之乱,汉献帝被迫迁长安,旧都洛阳毁于战火中,“宫室烧尽,街陌荒芜”。

六年后,献帝东还时,关东群雄并起,只有一代枭雄曹操赶来接驾。

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其子曹丕称帝后,建都于洛阳,重修宫室。

司马炎代魏建晋后,西晋也定都于洛阳。

在乱世中崛起的魏晋两朝,都选择天下之中的洛阳为都城。但不久之后,历经永嘉之乱的洛阳再度陷入战火之中,成为北方五胡十六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从平城迁都洛阳。

孝文帝拓跋宏在执政期间,对朝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他决定迁都洛阳时,遭到了部分鲜卑贵族的反对。

于是,拓跋宏假借南征为由,率领30万大军与朝中重臣南下。走到洛阳时,机智的拓跋宏干脆不走了,顺水推舟地将都城从边远的平城迁到洛阳。北魏迁都后,重建了洛阳城。

但好景不长,孝文帝迁都仅仅40余年后,北魏两大权臣家族宇文氏与高氏,一个立足长安,一个东迁邺城,后来演化成西魏和东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