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魂回东汉 > 第157章 陈纪败吴郡兵颓 袁涣计扬州为基(第2页)

第157章 陈纪败吴郡兵颓 袁涣计扬州为基(第2页)

“扬州为基?”

“不错,扬州为基,静待中原生变,则出一军顺取豫兖徐青,若得之中原,则天下可定。”袁涣这话其实是正理,而且颇为超前,现今的情况下,只有极少部分人萌发了夺地自立最终图谋天下的概念。

只有二袁以及刘贤,加上一个苟延残喘的刘焉,其他诸路诸侯,要么被动防御,要么存了守土自保的心思。甚至曹操这种野心家也暂时只是拥兵自重,后面迎了献帝才逐渐萌生自立的想法,不然不会和袁绍对抗的。

这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其实很重要,就好像黑山军,张燕的实力很强,但是他仅限于偷城,捞好处。就好像陶谦,他想的就是保境安民,他能调自己的人去扬州配合刘繇,而不是裹挟刘繇实际掌握扬州。好像马腾韩遂,这种一开始就很强势的诸侯,到最后也没有整肃凉州,南下争夺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没办法,大家的思维局限在了那里。比如曹操,迎回了汉室,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占领了大义,击败了袁绍,最终逐步萌生了自立的想法。

比如刘备,刘备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在诸葛丞相那得了个三分天下的计策,获得了荆益,才逐步逐步产生了自立的想法,一开始,他只是不愿事贼罢了。

再比如说孙权,孙权本来也没有自立的想法,结果在赤壁大败了曹操一场,曹操奈何不了他,他才会慢慢萌生自立的想法。

二袁其实是正儿八经的最早萌发自立的想法的,袁术自不必说,他一直坚信代汉者当涂高也。袁绍呢,是因为体验到了权利的快感,所以疯狂掠地。

讲三国,你很难绕开二袁,二袁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集中一统的脚步。这种加快,也无疑是有利于汉民族融合发展的。

见袁术没有言语,袁涣继续开口道:“眼下中原,陈国刘宠、徐州陶谦、青州田楷、兖州曹操,尽皆一时之雄,其余如孔融臧霸刘熙之流,草芥罢了。”

“我们以扬州为基,尽得中原豫兖青徐,北面袁绍与公孙瓒已决一雄,北可得并冀幽,南可取荆交益,大事可图也。”

袁涣的战略思想很简单,北面三州只有两个大的诸侯,南面三州也只有刘焉刘贤两个比较大的诸侯,这两个地方先摆一摆。北面是接触不到,而南面是太散,用兵的纵深比较深。

只有中原,势力较大的四个诸侯,加上一些零散的小诸侯,是最有可能夺取的。整肃中原,看似是两面为敌,其实只要掌握关键隘口,南北用兵都是可以自主选择的,比南北两方面更多了一些选择。

其实是算老话重提,因为袁术一直以来奉行的这个战略,但是从来正儿八经的规划出来,尚是第一次。

“以曜卿所言,我军当休憩一二,再取徐州?”袁术是聪明人,豫兖中间隔了个陈国,陈国的刘宠很猛,兵力很多,但是地盘不大,取之也不占道义。从这个点出发,兖州就只能作为中原最后一块版图,应该是徐青陈国兖的顺序来取,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这一手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是臭手。因为中原太复杂了,中原这里,先后有曹操、吕布、陶谦和刘备等人掺和,正史上的袁术从191年入主豫扬,到195年萌生称帝,197年称帝,199年败亡,都没有得到过中原,甚至都没能全取豫扬。甚至从本文笔者来看,都不敢轻易来写中原,中原太够8难写了。

但是你又不能说这一手臭,孟德公195全据兖州,198年全据徐州,199年中原几乎全部归曹,然后就击破袁绍,到207年全取青幽并冀。正是按照袁涣说的,全据中原以击南北。只能说袁术差的不是事,差的是人。同一个事,孟德公干就能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