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松室良孝这时候肯定的说道:“军统上海区手里,就有一支这样的部队——根据我的了解,他们最初是被当做狙击手来培养的,后来被张世豪集中起来组成了别动队。”
“数次作战中,这支别动队给予过我方极大的损失!”
说到这,松室良孝看着姜思安,诚恳的说道:“冈本君,正是因此,在得知山本中佐和竹下少佐有意组建特攻队后,我才千方百计的联系到他们。”
姜思安疑惑道:“派遣军方面不愿意组建?”
“派遣军方面更倾向于组建更多的常规部队。”山本一木无奈道:“冈本先生,我承认组建特工队的花费极大,两支小队规模的特工队,所需费用便超过一个大队,但我敢向您保证,一支小队规模的特工队,在战场上应用得当,绝对远超一个大队的战略意义!”
姜思安一脸骇然的看着山本。
日军的标配(满配)中,一个小队54人,加强编制才62人。
而一个大队满配则是一千一百多人。
所以姜思安才一脸骇然。
其实他震惊是有,但其实没这么夸张——张安平组建的狙击手集训大队,一个狙击手的花费都顶的上一个班的步兵班了。
但在淞沪会战中,一个狙击手,确实比一个班对日军更有威胁。
虽然这跟国军的战力不足有关,但狙击手的战术意义不容忽视。
这般高花费姜思安能理解——但人设不允许他理解嘛!
“这个花费太惊人了,难怪派遣军方面不愿意。”姜思安故作震惊的感慨:“帝国物资匮乏,这样的消耗,换谁都不乐意。”
日本陆军的装备、编制思路,是能省就省,比方说薄皮的坦克、比方说坚决不大规模装备的冲锋枪。
“冈本先生,正是因为帝国物资匮乏,我们才更有必要组建特攻队!”
竹下俊说道:“我最近做了一个调查。”
“国民政府现在也组建了大量的游击部队,这些命名为忠义救国军的游击部队,和共产党的游击队一道活跃在我方的占领区内,我方一旦要清剿他们,他们便逃之夭夭。”
“而为了清剿他们、为了不让他们逃之夭夭,我们不得不派出三倍、五倍的兵力去清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面战场,一个帝国士兵便能抵三四个中国士兵,我们一个大队便能打败一个中国的师级作战单位,可在这种战场上,我们往往需要用一个大队来围剿他们百来人。”
“因为他们熟知地理,因为他们往往不跟我们正面作战!”
“可若是用两个分队的特攻队来对付他们呢?”
“他们能跑,却永远跑不出特攻队的追踪!”
“他们若是要战,一群只接受过简单训练的游击队,即便两倍三倍于特攻队,下场也绝对是被特攻队轻易击溃!”
竹下俊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说完后他热切的看着姜思安,等待姜思安的回答——自从德国留学归来,他跟山本一木便一次次游说。
可没有人愿意支持他们!
而想要练出特攻队,必须获得师团乃至军一级的军事主官的支持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