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重伤救治点则一个军医救治一个,大部分军医都在重伤救治点。
当然,除了军医,还有军护,军护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人护士,而是能实行紧急治疗,紧急缝合的专业医护人员。
他们与军医的惟一区别是,军医可以对症下药,做手术。
大秦医馆和太医院调查了许多古籍,也没有找到《赤脚医生手册》里面的麻醉药,后来从一名西域商人那里得知了一种西域草,名为押不芦,以少许磨粉,加酒饮用,可以使人身体麻醉如死,就算刀斧砍在身上,都没有直觉。
曼陀罗花与酒,就是传说中的麻醉配方。
而曼陀罗花,据说原产于佛国之地,是跟着佛教徒传入中原的,也说不准是唐还是宋,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中原本土是没有这种东西的。
后来到了明朝,据说李时珍还吃过两口,亲身体验了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
当然,也不是说中原本土没有麻醉之物。
据说如羊踯躅、乌头、附子、莨若子等物,都有麻醉效果。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也记述了一些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对于大秦医学也不是什么重大难题。
虽然这里是匈奴腹地,距离西域也远,但军士还是找来了不少可以充当麻醉药物的东西。
唯一有困难的,可能就是缺乏制备的人手。
再加上随军带来的高度酒精极是有限的,只能分配给少量、重伤人用麻醉,根本无法实现普遍应用。
跟随赵昊来的军医官,是太医令夏无且的孙女,名为夏无伤。
别看她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女娘,医术手段可不弱于宫中老太医,再加上她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以及飒爽的英姿,赵昊一眼就看中了她,并任命她为自己军队的军医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可是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
平时连赵昊都不敢对她指手画脚,特别是在救治伤员方面。
在赵昊与韩王信大战后的两天两夜,夏无伤几乎不眠不休,才将所有的伤兵处理好。
轻伤的直接让回营地休息,重伤的不能走路的,安排到暖帐伤兵房,这里配有火炉与暖气,清洁、干爽。
这种待遇,原本只有高级将领,像赵昊、灌婴、陈平等,还有重伤军士才能享有。
只不过伤兵的数量超出了预期,导致赵昊不得不临时多建出三座暖帐伤兵房,为了不让受伤军士挨冻,便将自己大帐里的火炉送了过来。
赵昊看向疲惫的夏无伤,她还没有怎么休息,便好心地道:
“我那里有暖炉,可不是军中制备的暖炉,是我自己做的,效果跟军中的差不多,你要不要去我那里睡一晚?放心,咱们各睡各的,谁也不打扰谁”
听到这话,夏无伤头也不回的道:“大王暖帐就那么大,一个侍女,一个护卫,再加上大王,哪还有下官睡的地方。”
“呃”
赵昊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讪笑道:“那要不你们在里面睡,我去别的地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