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片刻,便皱眉说道:“今日报纸可有什么新鲜事?”
“除了边关的战事,以及朝廷的新政,最值得提及的,便是太子亲征,秦王昊东巡”
蔡赐小心翼翼地答道。
李四虎眼睛一亮:“伱说秦王昊出巡了?可否来我们三川郡?”
“这个报纸上没说,但三川郡应该在东巡路线上。”
“此话当真?”
“是不是真的,要去城里才知道!”蔡赐不敢对赵昊的东巡路线打包票,因为赵昊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万一赵昊没来三川郡,他在李四虎心中,估计更难信服。
好在李四虎也没有蛮不讲理,稍微沉吟了片刻,便环顾众村民道:“我先带蔡先生去城里一趟,你们好好看管田里的庄稼,莫让流民祸害了,不管结果如何,天黑之前,我必回来!”
“好!”
众村民异口同声。
李四虎在村里的威望,显然很高。
蔡赐也如释重负。
只要他能去城里,就能扭转现在的尴尬局面。
如果赵昊真来了三川郡,那简直。
不用多想,一切将会迎刃而解。
另一边,洛阳城。
赵昊带着萧何,以及洛阳县令来到城外的时候,小吏们正在放粮、施粥。
满地流民,没有任何秩序可言,拥挤在施粥、放粮的草棚前排队,也看不出个先后。
而且赵昊观察,还有不少领完粮食又插入领粥队伍的人。
照理说,领粮食的人都是家庭困难,或家里人行动不便,无法喝到粥,需要拿粮食回去煮的流民,而领粥的人,则是就近的流民。
可这些插队的人,明显不是流民。
“大王,您看这些流民有何感想?”
洛阳令侧目看着赵昊。
赵昊满脸嫌弃地道:“臭不可闻。说实话,本王有些后悔了。”“呵呵。”
洛阳县令礼貌的笑了笑,心说我信你是棒槌。
却听赵昊又道;“哎!此处杂乱不堪,这群刁民为何不排队?”
洛阳县令淡淡地道:“放粮、施粥本就不合法,流民怎么可能守法,脏乱差以后会成为常态。”
“哦?这么说,倒是本王的错了?”
“不敢!下官只是就事论事,等大王多待一段时间就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