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离开咸阳的那段时间,让人做的事,别以为老夫不知道。若老夫猜得不错,咸阳各大世家的底细,都被你调查的清楚了吧?”
“啊?这”
赵昊一脸尴尬,下意识的挠了挠头,然后扭头看向萧何与曹参,追问道:“萧何,曹参,让你们准备的事,准备得咋样了?”
正在回味赵昊刚才唱的歌词的萧何,听到赵昊的话,当即回过神来,拱手道:“启禀大王,李丞相回咸阳的第二天,就派人接手了报馆,我们在他接手报馆的前一个时辰,刚好印完所有报纸!”
赵昊笑着追问:“那报纸存放在何处?”
“西城别墅!”曹参抢先一步答道。
“可有外人发现?”
“我们走的是地道,除了我们的人,没有外人发现。”
“如此甚好!”
赵昊满意的点了点头,忽又想起一事,扭头看向张苍;“张少府,你编纂的《九章算术》如何了?”
“老夫已经辞去少府之职了。”
张苍笑着捋了捋胡须:“不过,有公子的帮忙,老夫已经编纂得差不多了。”
赵昊也笑着点头:“既然《九章算术》编纂的差不多了,那就劳烦张先生再多忙一些,帮我整理下全国的图书,我打算在各郡县建立图书馆,以供世人学习”
“当然,除了这个,我还打算编纂一部大典。”
“敢问公子,是何样式的大典?”
赵昊想了想,道:“如《吕氏春秋》,但要比它更详细,涵盖天文,地理,医学,农事,商业,科学,诸子百家等等”
“这”
张苍瞠目结舌,不由喃喃开口:“这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吧”
“是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但也是值得的,华夏有很多璀璨的文明,若这些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后人肯定会非常遗憾的,所以,我大秦绝不能做文明的屠夫”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看向篝火的火光,正色道:“本王要修一部古往今来,最齐备,最完美,最优秀的书,要让千年之后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和荣耀!”
不错!
明朝朱棣修了一部《永乐大典》,他也要修一部《秦皇大典》。
朱棣能做到的事,他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而且,他比朱棣早了整整两千年,没理由修不成。
毕竟先秦以前的资料,相比两千多年后的明朝,更齐整。
后世如果想在《秦皇大典》的基础上再增添,也只是他那个朝代增添,秦以前根本无需增添,因为《秦皇大典》里记录的内容,就是最权威的内容,没有之一。
当然,要想修跟《永乐大典》一样的传世大典,没有一个伟大的总编官,是很难完成的。
毕竟像《吕氏春秋》那样的大典,都有李斯这样的总编官。
更何况《永乐大典》的解缙。
所以,在编纂《秦皇大典》之前,赵昊还必须找一个合适的总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