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不回去,还头铁的说胡人部落首领不是爽约之人。
结果一群人陪他在约定地点等了一个多月,粮草都吃光了,快饿死在草原上了,扶苏依旧头铁,不愿离开。
直到扶苏本人饿得奄奄一息,麾下饿得啃树根,吃草皮,那名跟扶苏约定的胡人部落头领,才带着伤痕累累的部众,抵达约定地点。
这让因为内部兵变而延误约定的胡人部落头领,大为感动,当即要率领部众归顺大秦。
可是,扶苏却拒绝了。
他的理由是,胡人部落现在归顺大秦,不是真心想归顺大秦,而是想借机避难。
大秦现在接受他们,相当于乘人之危,以后肯定会矛盾重重。
所以,他决定无偿资助对方,并率军帮对方平叛,等对方彻底安定下来,愿真心实意的归顺大秦,再接纳他们。
胡人部落闻言无不感激涕零,叩拜扶苏。
后来经过几天休整,扶苏依言帮胡人部落平定了叛乱,并帮胡人部落头领,重新掌控了胡人部落。
再后来,胡人部落头领,带着万余名族人,以及十万余头牛羊马匹,轰隆隆地来到了九原郡外,扬言投奔大秦。
而这名胡人部落头领,也是一位罕见地勐将,屡次率领部族骑兵,帮大秦袭杀匈奴骑兵。
听完李忆的讲述,不光嬴政大为震惊,就连李斯,冯去疾等帝国重臣都震撼万分。
长久以来,秦人心中都信奉一条铁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胡人豺狼,非战无以服也。
从李忆的讲述中,他们仿佛看到了不同于武力征服的一种力量,既新奇又不安。
新奇的是,信义作为一种精神,能使人心悦诚服。
不安的是,信义作为一种精神,也容易让人迂腐。
扶苏能靠信义收服一名勐将,但天下何其复杂,如果靠信义治国,岂不是隐隐可见一场信义之争?
就像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一样,无从定论!
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嬴政震惊之余,陷入沉思,而后深深看了眼扶苏,朝李忆道:“那个胡人部落首领在哪?”
“回陛下,在城西大营!”
“好,你去将他叫来,不说朕召见他,就说蒙恬将军找他商议军务!”
“喏!”
李忆应诺一声,恭敬退出了客厅。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一名高大威勐,身穿秦甲的胡人将领,出现在嬴政等人面前。
只见他以独特的胡人礼仪,朝蒙恬行了一礼,然后又朝扶苏行了一礼,当目光落在嬴政身上的时候,微微一愣,准备再次行礼,却听嬴政澹然一笑:“何故行礼?”
“尊敬的贵人,阿达尔看你气质出众,且与长公子有几分相似,又端坐主位,冒昧推断,你应该是当今陛下!”
“想不到素来豪爽的胡人,也懂察言观色?”
“陛下恕罪,阿达尔归秦,并非畏惧秦力,实服长公子信人大义!”
“阿达尔不可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