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三百一十六章 萧何:这公子昊的眼光还不错(第4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萧何:这公子昊的眼光还不错(第4页)

嬴秦宗室很好理解,就是国君的本家人。

而老世族,则是垄断官位的世家大族。

不过,在这两股势力之间,还有一股很小的势力,就是外客。

所谓的外客,也就是六国之人。

但因为他们的势力很小,大多数时候都起不了什么作用。

而改变这一现状的人,正是秦孝公。

是秦孝公招来了商鞅等人,主持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

变法的重要一条就是废除贵族世袭的特权,主张军功奖励。

这一条严重打击了嬴秦宗室和老世族,让他们无法靠血统获得利益,为六国人才入秦做好了铺垫。

直到商鞅被陷害致死,秦国才形成嬴秦宗室,老世族,外客,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正是因为三足鼎立的局面,秦国才开始蒸蒸日上,隐隐有东出的希望。

可是,好景不长。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因为秦昭襄王年幼,其母宣太后把持朝政,重用外戚,致使秦国大权旁落,形成了第四股势力。

虽然晚年的秦昭襄王,收回了这股权力,但外戚干政的‘传统’却没有断绝。

嬴政刚刚即位的时候,正是因为赵姬的干政,吕不韦的大权独揽,才寸步难行。

不过,这时候的秦国宗室,已经不是秦昭襄末期,绝对占有的宗室了。

特别是华阳太后宫变,嫪毒叛乱,都发生在咸阳都城,让人很难不怀疑他们。

所以外戚,老世族,外客,包括嬴政在内的势力,都在联合打压宗室。

直到秦二世胡亥登位,屠杀嬴政子女,宗室才彻底退出秦国朝堂。

那么,宗室退出秦国朝堂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其实在秦出公时期,就已经印证了宗室的好坏。

当时,秦出公母亲干政,魏将吴起领五万魏武卒大破秦国五十万大军,就在秦国濒临灭亡的危险时刻,是宗室率领宗室力量,赶走了秦出公母子,迎立秦献公稳住局面。

这才有之后的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

由此可见,宗室退出朝堂,并非是一件好事。

虽然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宗室贫乏,后继无人,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商鞅消灭了贵族,历代秦王为了加强王权,都自主消弱宗室。

有的甚至不管宗室的死活,以至于秦末天下大乱,连个带头‘复秦’的宗室都没有。

别人六国覆灭,都有六国余孽造反。

或许是基于秦朝的教训,后世朝代基本都会大封子孙后代,以免走上秦朝的悲剧。

当然,也不是说重用宗室就能阻止亡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