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15章 家中薄产37两104文(第2页)

第15章 家中薄产37两104文(第2页)

李大夫对郭盛安刮目相看同时,也报了个数,“针灸针可不便宜,得几十两,不过几本基础医书,我倒可以借你几本。你买了纸张抄下来,将原书归还于我,能省下不少钱。”

说到这里,李大夫又道:“后生,你会写字吗?”

郭盛安:“跟着我原先的师父,倒是识过几个字。多谢李大夫了。”

李大夫摆了摆手。

他挑了最基础的黄帝内经。

古代书籍装订是人工,一般是原书出来后,经过判定标准,具备参考价值,才会印刷出版。广为人传的版本,如若页面多,还会分开装订。

就好比李大夫这儿的黄帝内经,共四百页,分了上下两册装订。

古代普遍的纸张薄,只能单面印刷,到如今双面印刷的只在京城脚下广泛流传。

他买一张素纸得10文钱,四百页就是四千文,四两银子了啊。

读书人最费钱啊。

幸得这次赚的银两多,除了黄帝内经,他又选了本神农本草经和难经,难经侧重于脉学和针灸,另外两本是打医学基础。

知道医书的珍贵,更别提李大夫还是无条件借给他。

他慎重地朝李大夫鞠躬,“多谢李大夫。”

李大夫看了眼他挑选的,笑道:“你倒是会挑。”

郭盛安哂笑。

郭盛安又去了一趟书房,买了10刀素纸10两银子,一支毛笔30文,墨半斤120文。

到手40两银子,共花了11两590文,剩下28两410文。加上月娘手头握的,他们小家私房钱还余下37两104文。

大头出在文房四宝上,难怪供读书人不易啊。

这十两素纸还不知够不够抄写三本医书。不过他粗劣翻阅了下,黄帝内经和本神农本草经,有不少画了草药,难经有人体脉络。

到时可以让孩子们先认认字,再用烧过的炭在地上画图,让孩子们认识,实践的话得等来年开春了。这样一来可以省下不少素纸钱,至于人体脉络,画在墙上,时常睡醒睡着看一眼,能熟记于心。

这么些东西,他又腿脚没好全,实在不想走动,也幸得撞上运气,在镇口等了会儿,还真叫他等到村长的牛车。

将东西搬上牛车后,付了两文钱,才回到临水村。

一路上,东西多,他自然备受瞩目。

好不容易到了家门口,只月娘和大周氏在家中,忙帮着把东西放在院里,和村长道了别,郭盛安才问及家中其他人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