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轧钢厂公私合营之后,国内推行工人八级制度。
依周宫当时的水平,本应能够晋升为六级工。
但当年的晋升名额仅有十个,在陈副厂长的暗中操作下,周宫不幸被排除在外,惨遭“平衡”。
那时的周宫,脾气倔强执拗,当场便与陈副厂长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陈副厂长则以周宫文化水平过低、思想觉悟欠佳为由,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打压与整治。
未曾想到,周宫竟能“卧薪尝胆”,成功通过夜校的毕业考试,如今更是一举晋升为“八级工”。
“也许应该缓和一下关系。”
陈副厂长正思索着,章主任已经带着人检查了车厢。
他快步跑过来,向李爱国汇报道:“李司机,经过检查,这些集装箱完全符合标准。”
李爱国松了口气,走到周宫跟前,跟周宫握了握手:“周师傅,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
“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周宫点点头。
随后,李爱国在接收通知书上签上了名字,让轧钢厂的工人,将集装箱运到了厂内的车站。
一辆平板列车被调了过来,集装箱被吊到列车上,然后带回了前门机务段。
目送列车渐渐远去,现场顿时响起阵阵欢呼声。
李副厂长瞅准时机,快步迈向周宫,满脸堆笑地说道:“周师傅,您此次为厂内立下赫赫战功,我决定举办一场庆功宴,您今晚务必赏光参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宫也没多想,当时便答应了下来。
他没有注意到陈副厂长的脸色已经变得难看了起来。
共计二十六台集装箱,恰好能够满足两辆列车的转运需求。
此时,整备车间亦已成功改造出两辆可用于运载集装箱的列车。
万事皆已就绪,如今只差路试这一关键环节。
回到机务段后,李爱国携带齐全所有资料,骑着自行车载着周齐工不紧不慢地来到铁道研究所。
在主任办公室内。
刘国璋安排董工带领技术员们仔细审核集装箱与集装箱列车的技术资料,自己则亲自为李爱国和周齐工沏茶端来。
李爱国接过茶水,笑着问道:“老师,路试什么时间开始?”
“暂时定在三天后,路线已经选定了,路线定为从京城发车,抵达津城港装船,再通过海运,抵达惠州港口,再通过铁道转运到京城。”
集装箱的最大作用是在海运方面,现在既进行了海运又进行了铁道运输,刘国璋的选择合情合理。
不过李爱国还是有点忧虑,那就是港口方面会不会配合。
“这个应该没问题,毕竟都是运输部门,应该互相配合。”
刘国璋站起身摇动电话,联系了交通部门的同志,把铁道研究所想要借用港口和货船进行路试的想法讲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