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民看完信后斟酌了许久,才给他回了一封信。
大致意思是,感谢罗伯托·贝尼尼对的喜爱和所付出的这些努力。
不过的改编权早已经授权给了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现在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拍这部电影,但毕竟还在授权期限内,所以是没办法将改编权交给他。
又过了几天第一卷的印刷完成,首印数量3000卷。
别小看只有3000卷,卷共计28册,3000卷就是册,而且印刷纸张和技术进行了提高,装帧精美,每卷定价高达362块,单册的平均售价也超过了12块钱,妥妥的高端消费。
仅仅是3000卷法国文学卷的码洋就高达百万元,而这只是的冰山一角,3000卷书也只是试水而已。
随着第一卷印刷完成,发往全国各地的书店和邮局,这套丛书的宣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因为顶着“世界文库”这样的名头,从一立项就受到了国内出版界以及文学界的关注。
如今才不过半年时间第一卷便推出,顿时引发了出版界、文学界乃至学术界的热议。
在没有国文社打招呼的情况下,主动为这套丛书刊发了广告,实属罕见。
的举动让国文社大感意外,林为民为此特地致电表示了一番感谢。
除了的广告,国文社通过自家渠道以及各个报纸、杂志所刊登的图书广告也在不断的发酵着影响力。
在这些广告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知道了这套丛书,也有众多读者涌入书店。
第一卷的销售在上市之初便受到了读者们的强烈追捧,在这些读者当中不仅有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也有众多文字工作者和学者。
第一卷的译本都是国文社精选的名家译本,编校水准堪称一流,所以哪怕图书的定价高昂,也依然有很多读者买账。
而且图书的装帧精美,印刷质量出众,尤其是圣经纸的使用,更是让很多读者感到意外的惊喜。
有些读者并没见过圣经纸印刷的图书,还特意打听了一下,听说是专门用来印刷的纸张,连用的都是这种纸张,这顿时让很多人感觉物超所值,连原本高昂的定价看起来也平易近人多了。
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3000卷第一卷被抢购一空,读者们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冷却,庞大的销量缺口让各地书店和邮局喜出望外,不断的给国文社反馈信息,要求他们抓紧时间加印。
但国文社给出的答复却是,因为使用的印刷纸张和技术较为特殊,印刷厂产能有限,每月只能印刷3000卷。
这个消息一出,众多书店叫苦不迭,这么受欢迎的丛书,印刷量却跟不上,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挣不着,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书店里源源不断的有读者询问是否有货,每天要经过不知道多少次这样的拷打,这些书店有苦难言,逐渐对国文社产生一种又爱又恨的情绪。
爱的是他们出的书广受读者们欢迎,甚至到了抢购的地步;恨的是他们的印刷量跟不上,偌大一个国家级出版社竟然受制于印刷厂,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惜,无论他们再怎么不满,也改变不了现状。
反倒是有些精明的书店负责人,早早的就联系上了国文社负责发行工作的副社长魏凤君。
第一卷每个月产量就3000卷,全国那么多书店,谁分得多、谁分得少,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虽然国文社的图书发行大部分都是交给新华书店来负责的,可魏凤君负责发行业务多给哪个地区几百卷,就是张张嘴一句话的事。
魏凤君接的是周兆云的班,刚上任半多年时间。当初周兆云退休在即,发行部工作一片混乱,林为民提出让李新去发行部历练一番,然后才有了魏凤君的继任。
这段时间,魏凤君成了众多书店追捧的香饽饽,放在老周在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不禁让他产生几分春风得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