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浮生藏春:嫂嫂,这厢有礼了 > 第71章 科举(第2页)

第71章 科举(第2页)

因为之后是更加艰难的乡试、会试以及殿试。

乡试乃省考,考中就是举人,外人可拜称一声‘老爷’以表尊,也自此有了做官之资。

一些品阶低的小官,是可直接允给这些举人老爷的。

会试更是重大,乃为进士初选,榜上有名即为贡士。

其实自过乡试,对绝大部分寒门读书人来说,已能算是不辜负十年寒窗苦读了。

倘若过了会试,那可真是要举家放十里鞭炮大肆宣扬了,毕竟这可谓是光宗门楣的大喜事。

对于一些能登会试之榜的人家来说,夸口一句祖坟上冒青烟也不为过。

先帝在时,大兴文学,重用文士。

即使当今承帝登基后也有重用武将,文武多年来已勉强达到持平。

但文人学子早已在国中站稳立足,就连武将家中也是儿子们考不过了,眼看实在无望才转而习武的,可并没有一开始就弃文从武的习俗。

秦嵘国到底还是文人的风刮得更大一些。

所以每次科考,乌泱泱一堆考试的小儿,实在是场面盛大。

会试后,是殿试。

殿试字如其名,皇帝亲监,优秀者更得皇帝亲问亲考,合格者为进士。

另外二甲乃同进士,三甲赐则为赐同进士,真正的进士就是一甲了。

一甲中头名则为状元,次名为榜眼,再次为三名,也就是探花。

且不论头三,只说光是能入三甲便已是天大的幸事。

有些苦寒人家大多只能止步乡试会试的,能登极入殿试的就很让人佩服称赞了。

不过,万事总会为富庶贵人让开一条道路。

以上是秦嵘国绝大学子必要走的路数,但若是如苏重朗这样的京都世家出身那就又不一样了。

且苏家又是世家之首,家底深厚,官宦传代,深受帝恩。

苏重朗又拜入名家大士许学究门下作读书子弟,那么在秦嵘科考规则里,他就可以扶摇直上许多步。

像普通寒门之子要先经历起的县试、府试以及院试,他已不用去了。

此番春闱会试,似苏重朗这种总是颓废学业的,自然没那个底子去参加。

许学究的众多弟子中,唯有他还要在此番科考中以乡试考起。

乡试一般放在八月秋闱,称为秋闱,春闱科考本没有他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