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新战国七雄 > 第68章 河北府兵(第3页)

第68章 河北府兵(第3页)

长孙无忌一笼手,面色平静言道:“那陛下就会从史书中的圣君贤主变成如二世、炀帝一般的昏庸之主、暴虐之君。”

听得长孙所言,李世民放声大笑:“朕岂是贪图虚名之人。来来来,好好与朕说说,下一步,该当如何做,才能让此二省数千万亩土地、数百万人口为朕所用。”

想要短时间内平定晋冀之地,无非就是像满清那样承认当地士绅的既得利益罢了。

要是李世民再大发慈悲,把八旗贵胄圈占的良田分出去,那定然到处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可是这么做,他李二能得到什么?就每年收那么点税?指望这么点收入在群狼环伺间争霸天下?李世民可没这么傻。

长孙无忌道:“陛下,臣请于新定两省之地广置折冲府,迁大唐关内、河东两道之民善战者,人分田百亩,以为根基。”

另起炉灶面临的反扑是可以想见的,各地的士绅一定会煽风点火,动乱不休。

这个时候就需要足够的兵力去镇压叛乱。光靠现下的十多万人可不是长久之计。

蓝田的时空门简直开到了始皇帝的心坎上,祖龙可以非常方便地大肆从秦国统治核心移民分田,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严密控制;湖北的时空门对于大汉帝国来说着实有些偏远,但在刘彻下了血本之后,三十几万大军也有不少人选择了留在当地体验下大米的口感;相比较而言,大唐府兵的数目就少了些,本身就只有十几万人,其中一小半还是唐协军,真正的大唐子民也就十万出头。

而且府兵嘛,又是出了名的恋家。没办法,先分田后干活就是这样,田分到哪,心就牵挂在哪,在外征战久了,总是思念故乡。

想把这些人留在当地可是颇不容易。

从当地招募也不现实,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尚武的风气。

贫苦人家穷得吃土,没什么力气,也谈不上练就啥武艺;家里有点产业的,都逼着孩子读书,一个个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当不得兵。

所以长孙无忌便另辟蹊径,从大唐拉人头来填这个大窟窿。

但是为什么非要从关内、河东摇人,那自然是有些小心思在里头了。

身为关陇世家的代表人物,新打下来两道富庶之地,是不是该为沾亲带故的各大关西世家们谋取点利益。

所谓万事以人为本,关内道几十万人口迁移过去,少不了大把的官吏派去管理,以目前的情形看,日后国家政治中心也会放于此处,到时候各大家族甚至可以开枝散叶,在新占领地开个分店。

这其中好处自不待言。不然宰相在此,轮得到他一个司空出这个头提起这等事。

李世民微笑着看着自家大舅哥:“司空计虑长远,孤甚为欣慰。只是河内折冲府众多,健儿已尽入其中,再难选拔勇武之士。且此地离京畿之地甚远,迁徙多有不便。以寡人看来,当多发河北百姓为佳。”

大舅哥的这点小心思当然瞒不过李二凤。作为关陇集团的大头目,李二同志也乐意为自家的基本盘带来更多的收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现实情况就是,出于强干弱枝的考虑,大唐军府,半集于京畿附近,有点本事的早就被纳入进去,剩下的歪瓜裂枣战力肯定是有差距的。

而且攻克北京城后,仙人又于此开了扇时空门,直通唐之幽州。

如此,自河北移民极为方便。且可以在唐之河北也增设些军府,日后开战,可于近地征兵,后勤压力更小。

府兵们无需远征,也不会多有怨言。

再则,河北是大唐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武风也很不错,当年窦贼余孽叛乱,把大唐中央军都打的灰头土脸。

也正因为如此,关西出身的李唐政权对于河东充满忌惮,这么大个道,基本没设折冲府,防止这块宝地再出个高欢之类的豪杰威胁大唐国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