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赵括哪里知道,秦国退兵只不过是诱敌。而赵括不知道秦军实力,却又是派人追击。并且战线拉长到了几十里,秦国眼见赵括中了自己的计,于是派兵将赵国兵马一分为二。虽然赵括后来发现自己中了计,但为时已晚。结果,40万的赵兵,就此被秦军坑杀。秦国只放了200多个年纪尚小的士兵,令其回到赵国报信。
“赵国败了。”
“赵国败了。”
“赵国败了。”
200多位士兵回到赵国,他们的哭声让整个赵国都为之落泪。
纸上谈兵这一幕剧,也到此结束。
而这一刻。
看到那些瘦弱的士兵哭喊着回到赵国报信,电视机前一众看亦是客眼睛通红。
“赵国败了。”
“赵国实在是太惨了,40万人啊,竟然被坑杀。”
“白起是不是太残忍了,他们已经投降了,为什么要杀了?”
“别天真了,你以为秦人想杀,他们也想不杀。但是,你觉得秦国有实力能养活这40万人吗?”
是的。
春秋战国时期两国对拼,几乎拼的就是国家的实力。
国家的实力,除了士兵的多少,最为重要的就是粮草的供应。
赵王为什么派赵括,也不是他傻。
而是赵王清楚的知道,他们赵国的粮食不多了。
继续防守下去,哪怕就是秦国没有将赵国打败,他们自己也得饿死。
这对于秦国来说,虽然他们的国力比之赵国要强上许多。
但哪怕再强上许多,平白的多出40万的兵马,谁能养得下。
不可能将40万兵马又送回到赵国吧。
如果不送回到赵国。
放到自己国家,哪怕就是将这40万赵兵拆开分散到秦国各个军营。
如此大的基数,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谁敢保证,这40万兵马到时候会不会反扑。
所以。
最好的办法,只能杀掉。
……
“纸上谈兵,我想,江宁老师创造出了一个成语。”
嘉宾席上,丘少林佩服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