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只是稍稍讲了一下苏轼刚来黄州的事迹,众人便感觉这片荒地,也变得如此的有文化了。
更加不用说跟着江宁一起来的工作人员。
他们第一时间就此记下了【东坡雪堂】这几个大字。
景点不就来了吗?
以后。
只要黄州上头那边稍稍出资,这里就是一个无比具有人文的景区。
……
当然。
对于此,江宁却是知道。
不是苏轼这么有才华。
而是苏轼已经深入人心了。
哪怕这会儿江宁随便讲苏轼的任何一件事,他都能让大家津津乐道。
这也是苏轼的人格魅力。
所以。
黄州上头那边所说的打造景区的要求,江宁并没有拒绝。
对于江宁来说。
只要苏轼去过的地方,哪里都是景区。
“我记得,前面好像有一个亭子。”
讲完东坡草堂之后,江宁带着大家继续向前。
在一个什么也没有的空地上,江宁对着大家说道。
“什么亭?”
众人自然是不知道这里有亭子的。
“叫做,快哉亭。”
江宁向大家继续说道:“其实被贬到黄州的不只有苏轼,还有一位叫做张怀民的人。他犯了什么错被贬到这里,史书上已经没有怎么记载了。但两人因为同时都被贬到了这里,所以就走得比较近。苏轼无聊的时候,他就会去找张怀民聊天。
一次,半夜苏轼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就去敲了张怀民的门,问他想不想去外面走走。张怀民一个人也睡不着,然后便与苏轼一同夜游。游完之后,苏轼回到家便写了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文章其实很简单。
他说的就是苏轼去找张怀民夜游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