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康熙吩咐太医,“诊脉。”
得了帝王圣谕,太医们这才上前来,一一作准备工作,旁的,眼观鼻、鼻观心,一个字也不会多问,只作自己是木头人。
一一诊过脉,又问了一些问题,沁柔如实说,太医也得出了结论。
“皇阿哥们如何?”康熙询问,这两位都是老资格的太医,经验丰富,尤其在照料孕妇上。
“皇阿哥们脉搏强健,如今从庶妃脉像看来,未有不好。”顺着康熙的话,太医回道。
“好。”康熙不问其它,只要人好好的,就一切都好。但反之,出了什么事儿,这两位太医,有一个、是一个,一个也别想跑掉。
“朕就将他们母子三人,交到你们手上。”康熙神色寻常,太医们却是一凛。皇上说得寻常,他们却不敢听得寻常。
皇上龙威越发深重了,若是纳喇庶妃母子三人不好……他们自然也跟着不好过!
九族亲友,富贵荣华,生在人世,他们又岂会没有挂碍。谁都是牵挂,谁都是债,他们也只有尽心侍奉一条路可走。
皇上是会讲道理,但不可能会跟他们这般区区臣子讲道理,一时情绪上头,是真的会株连九族、血流成河。
“微臣领旨。”两位太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齐齐应声道。他们都属汉军旗,其中一位,更是家学渊源,世代学医。
见过的病历、啃过的医书,数不胜数。可以说,从襁褓里,才出生,便是由父亲、由祖父亦或伯父、叔父等,拿着医书病例在他耳旁念。
大一些了,启蒙书也是用《千金方》以及家传的行医病例,更大一些,由长辈或同辈兄长带着出去义诊,行医把脉,积累经验。
至今,手里看过的病人,不知凡几。
多少人,想要请他出山。不够资格!
沁柔转过头去,康熙把她的头转过来,跟她道:“别怕,安亲王福晋怀着那对龙凤胎的时候,安亲王特意来求了朕,指他们两人去照料安亲王福晋母子三人。果然,安亲王福晋母子三人由他们一手照料,平平安安。”康熙安慰着她,“不必担心,必然会保你们母子平安无事。”
康熙身为帝王,处在这个位置,他想要知道一件事,只要不是太隐秘,基本上都没难度。
他想要照料一个人,必然方方面面细心,就连前来看诊的太医们,也是精挑细选,才有这两位太医合格,脱颖而出。
康熙最为看重的一点在于,安亲王福晋由他们二人一手照料,母子三人均安,医术暂且不提,必然上佳,而且有安亲王福晋的先例在前,也吉利吉祥。
他想着万无一失,在太医人选上,也巴不得挑出个十全十美的人来,杏林圣手,并且保得安亲王福晋三人母子平安,更比旁人吉祥吉利了好几分。
所以康熙才会满意,由他们来照顾沁柔这一胎。就冲着母子平安这一点,康熙就都要放心好几分。
沁柔看了两位太医一眼,照料过安亲王福晋那对龙凤胎啊!这她就感兴趣了。
沁柔点点头,康熙又摸了摸她的后脑勺,“咱们的皇儿们,不必特意瞒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