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国潮1980 >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发利市(第3页)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发利市(第3页)

但现在就好了,外面这么一闹腾,大家现在都在抢东西,任何货物都变得紧俏起来,于是乎沙经理的买卖一下就变得好做了,过去他联系过的朋友一夜之间全都主动来找他要货了,吃请和请客的人相互角色也开始对调,别人甚至要给他回扣。

洋酒的销售异军突起,再也不是什么难事。

仅仅8月份一个月,沙经理就把今年的销售指标全完成了,甚至还翻了数倍。

原本他是认为今年能卖出一百万的酒水就算是成功,没想到光这个月就走了三百七十万的货物。

而且必须承认,沙经理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眼光的,他知道这种好事只是一时的,不可能长久如此下去。

因此为长远计,他秉承“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要回扣,反而还照旧对这些要货的朋友很殷勤。

该他请客还是他请客,该他送礼还是他送礼,至于占大头的回扣自然就免了。

如此不但事儿办了,货卖了,借机反倒还收获了一波好人缘,加深了彼此的交情。

和他做生意的人都念他的好儿,许多人因此挣到了钱的人都说不经过事儿不知道,沙经理这样的才是真正好朋友,够意思。

至于今后的合作关系,那还用说嘛。

这还不算,这股抢购风潮虽然从老百姓刚需的日用品开始刮起,但最终的波及面却甚是广泛,并不仅仅只限于生活日用品的抢购。

因为老百姓是怕东西继续涨价,涨个没完才要抢购的,这种行为其实背后透露出的问题那就是通货膨胀,是老百姓手里的钱在急速的贬值。

因此也就是说,具有保值功能又便于变现的的东西,当然更受老百姓的青睐。

于是此时国内唯一一个有组织,且成规模的投机市场,也趁着这股子热劲,步入疯狂的甬道——那就是邮市。

1988年的夏天的京城邮市比起冷清的前几年来,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由于这一年延续了1987年的缩减发行量政策,更有“三国(一)”“泰山”“兰花”等热门题材,再加上当年邮票总公司大幅提高共和国邮票价格,当时全国集邮大军也迅速发展到570万人,在抢购风来临之前,邮市的温度就已经完全回暖。

而且当年还发生了足以载入共和国邮票交易史册的一件大事。

那就是经西城邮协与西城区公安局、西城区园林局、月坛公园管理处研究商谈决定,在京城为集邮爱好者们筹办一个正规的邮票市场。

这个市场最终选在了月坛公园,邮市经费由西城邮协个人集资。

1988年5月22日,月坛集邮市场在月坛公园具服殿前举行隆重的开业典礼,由此不但彻底结束了京城邮票在马路市场上交易的历史,也同时意味着邮票交易成了合法的交易,不再属于灰色地带。

那可想而知,就冲这个,原来都是偷偷摸摸的,现在变成了正大光明,邮市能不火嘛。

再等到了8月份,随着货币贬值的威胁加大,民间又兴起了抢购风,也就让这些邮票资源显得越发可贵,凸显出保值,甚至是投机属性来。

于是这个邮票市场在大的、小的、明的、暗的、职业的、业余的各路炒邮者的积极参与下,邮票价格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失去控制。

而这人要抢购起邮票来,那可比抢购其他日用品更疯狂啊,

恰恰就在京城大多数百姓都在抢购日用品的那段时间里,月坛邮市以更为夸张的方式刷新了邮票的价格。

邮票价格的变化之快,用“一日三涨”来概括毫不为过。

只要半天不去邮票市场转转,所有邮票的价格就会变得陌生。

所有品种,包括小型张、纪念邮资封片、低档版票特别是生肖版票的价格全面暴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