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国潮1980 >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回报(第3页)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回报(第3页)

作为商业的载体,各个企业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去芜存菁就成了必然。

因此现在也就有了某些企业入不敷出,濒临倒闭。

某些企业急速发展,不断扩大产能,扩充生产线,获得政府扶持和表彰。

哪怕是同一个赛道,同一个行业,一个天一个地的强烈反差,也屡见不鲜。

甚至这种差距还在渐渐扩大,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不光企业,人也是这样。

一些新的典型被树立,一些旧的偶像被取代。

其实这种吐旧纳新,就像人的呼吸,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自然,这没什么好说的。

说白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切以成败论英雄。

无论是企业,还是引领企业的人,在改革的大潮中,能迎浪而上走在前面瞬间,你就是万众瞩目的英雄。

但只要被时代的大浪打翻拉下,就没有人再关注你了,甚至调转口风嘲笑你,并且很快遗忘你,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性。

还不光国内的人和事如此,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也是一样。

对于刚刚到来的1988年,他们的前路同样充满了挑战。

尽管共和国庞大的市场和优惠的政策,越来越变得富有吸引力。

哪怕在日本经济泡沫拼命吸金的情况下,也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到华夏大地试水。

摩托罗拉、宝洁、IBM、通用电气、百世公司、华伦天奴……这些都是上一年刚刚落户华夏大地的新品牌。

然而与之相辅相成的,肯定就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用说,对于提前已经落户内地外企品牌和合资企业,更多的外国企业涌入华夏大地绝对是需要谨慎应对的事儿。

不但意味着他们的竞争者多了,来分蛋糕的强者多了,华夏市场或许已经不再任凭他们安心遨游的蓝海。

同时也在逼迫他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素质,完善内部的管理。

需要他们更加努力去工作,花更多的钱去打广告,通过更多的途径去争取华夏内地官员与民众的好感,才能在保住现有基础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壮大。

而且无需怀疑,这种压力肯定也是由上至下的,不但公司顶层管理者承担着压力,中层干部,下面的人同样也不好受。

这点,就连如今华夏内地有“第一外企”之称的服装巨头——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同样如是。

由于今年已经把公司总部从重文门搬到了皮尔卡顿大厦,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的办公空间增加了不少。

虽然整个楼宇已经装修成了四星级的酒店开始运营,但三层和四层整整两层楼都被宋华桂大笔一挥,划成了皮尔卡顿公司的自留地,专门给公司办公用。

不用说,相辅相成的就是公司麾下办公人员规模也几乎翻了一倍。

光京城总部,就扩充到了将近二百三十人,这还不算沪海和花城的分公司。

而且新聘的人员,几乎全是应届的本科大学生,其中五分之一甚至是研究生学历。

可以说,现在的外企因为待遇高,福利好,已经在人事招聘上完成了第一步2。0升级,普遍成了那些年轻人的心头好。

许多新招进来的人都是不顾家庭反对,甘心放弃学校分配给他们的铁饭碗,也要来面试,并且经过了层层筛选和严格面试之后,才最终加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