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厂销售科长姓王,是个中年男子,看完姚卫民的证件后,用手推了推眼镜,忙不迭的让座沏茶。
“不知道这次站里又给我们厂下达了多少生产任务啊?哈哈……”
王科长把茶杯放到了姚卫民面前,笑呵呵坐下来后问道。
“王科长,这回的生产任务跟之前没多大变化,但有一点儿,就是外地的厂家要的比较急,可能需要咱们厂里的工人稍微辛苦下了!”
姚卫民从挎包里拿出盖好章的文件,递给了王科长。
“吆,一个月内要完成五千件儿呢?嘶……的确是够赶的啊!”
王科长再次推了下眼镜,望着文件上要求的数量微微愣怔。
纱线是织布厂所用的原料,一锭纱线约么五六斤重,十锭装一箱,算是一件儿货,方便结算与运输。
“姚同志,一个月内五千件货的产量,对我们厂来说倒也不是不能完成,但恐怕时间方面会很紧张,如果再考虑进去机器设备方面偶尔会发生故障的因素,您看这交货时间,能不能再协调一下?”
王科长神色凝重,有些为难的说道。
“我知道,这次的调度是有点儿急促,你们厂实际困难肯定是有的,这样好了,我会尽可能的帮你们再多争取些时间,但你们厂从现在开始,务必要全力赶工,配合这次调度任务,确保不要有一锭纱线浪费、流失,这个没问题吧?”
姚卫民略微沉吟后,认真说道。
“哈哈……没问题!有您姚同志这句话,我这心啊,就算是落回肚子里了!来,姚同志您喝茶!”
王科长闻言大喜,赔着笑脸,连忙端起茶杯亲自递到了姚卫民手里。
别看他是市第二棉纺厂的销售科长,但在这个一切按照计划运行的年代,姚卫民代表的是采购站,隶属于合作总社,有着绝对的物资调控权力,他也只能无条件配合。
而现在姚卫民等于是表明态度,愿意多给他们厂一些时间,自然心里很是感激,言语动作都更加热情客气起来。
当然,姚卫民故意把交货时间调整的这么短,也是在给厂里施加压力,间接督促厂里人尽快找到那批被藏起来的纱线。
“王科长,产量上的事儿差不多就是这些,按照我们站里的规定,你带我去车间转转吧,我要现场简单验收下咱们厂的纱线质量,以及对你们目前的库存做个了解。”
姚卫民喝了口茶后,谢绝了王科长递来的烟卷儿,指着外面的厂房示意道。
“没问题,欢迎姚同志代表采购站检验我们的工作,您稍微等我一下!”
王科长不假思索的点头应下,起身把接收到的产量文件小心翼翼的锁进了抽屉里,这才带着姚卫民下楼而去。
两人进了车间,王科长一边走一边介绍着从产线上下来的成品,又特意拿起一锭纱线给姚卫民过目,脸上笑意始终不断。
姚卫民神色认真,听取着王科长的介绍,也亲自拿起纱线做了检查,车间走完,他要求去库房看看。
王科长在前面带路,穿过长长的车间,向着库房区域走去。
姚卫民四处观察着,他发现棉纺厂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很多,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可疑藏货地点,饶是以他侦察员出身,也很难办到。
正暗自琢磨着,前面一个女工急匆匆的朝车间方向跑去,跟姚卫民正面相遇。
“咦,卫民?!哎呀,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我们棉纺厂了?!”
姚卫民笑着看向对面的女工,正是四合院的于莉,目前还在棉纺厂上班,没想到就在第二棉纺厂,还这么巧,正好遇上。
“是啊嫂子,有些工作上的事儿需要来你们厂里洽谈,这不,王科长正带着我参观你们厂呢!”
他坦然回应道。
“姚同志,原来你在我们厂也有熟人啊,这么的,你们先聊着,库房就在前面儿,我到门口去等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