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忙道:“阿柠,话不能乱说,若是胡乱吹嘘,可是要受罚的。”
《脉诀》字并不多,学医的自然都背得滚瓜烂熟,《难经》也还好,无非是八十一难经,学医的也能烂熟于心,但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分十八卷八十一篇,这哪里是随便背下来的!
然而阿柠一听这话,便特别认真地辩解道:“我没有胡乱吹嘘,我说了,《神农本草经》没有背下来,可是《黄帝内经》能背下来。”
何太医捏着胡子嘲讽:“你?背下来《黄帝内经》?”
他凉飕飕地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家坟头长大树!”
几位医女对视一眼,撇嘴,自然好笑。
胡公公看着眼前这一脸圆润雪白的小姑娘,她睁大眼睛,显然很认真的样子,甚至还有些委屈。
他沉吟了下:“我且问你,《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篇提到,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后面怎么说?”
阿柠道:“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她毫不犹豫,随口到来,显然是滚瓜烂熟。
旁边孙姑姑惊叹不已,她自己都背不下来啊!
她只能在看到相关病症后,记得在哪一卷,然后去查找。
何太医见此,皱眉,他没想到阿柠竟然能背下来。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这是《黄帝内经》第一卷,背下来也不稀奇。
当下他直接道:“小姑娘,我来考你,你且说说,腹中论篇可曾提到血枯病?”
阿柠点头。
何太医:“行,那你给我说说。”
阿柠:“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大小如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她一口气背了一大段。
何太医倒吸一口气,眯起打量着她。
之前因她戴着绛纱口罩遮住口鼻,不曾留意,如今看她神情坦然,眼神明亮,显然胸中有沟壑,底气十足。
她如今不假思索,流畅娴熟,显然确实背下来了。
何太医不甘心,又考问了几处,并考问了《脉经》和《难经》,果然,阿柠全都倒背如流。
一时众人全都震撼不已,几个医女也都诧异地看着阿柠,不敢吭声了。
何太医狐疑地看着阿柠,脸色怪异,一言不发。
须知太医院集结了天下医学之大成,其中不乏聪敏好学之辈,能够整篇背诵医书者不在少数,何太医他自己在十三岁便已经背下各样大部头医书,以博闻强记闻名于世。
可眼前只是一个小医女!
他素来鄙薄女流之辈,但如今不得不承认,这小医女确实记性过人。
他捻了捻他那撮胡子,黑着脸思忖着。
如今穆清公主身边还需补一名医女,必须性情温顺平和,还要通晓医理,要耐心细致……
眼下这小姑娘倒是一个好苗子,只是刚才气急败坏之中,痛骂一场,如果突然往回收,也太没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