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嬷嬷是四夫人的乳娘,她有个儿子唤作曾荣,是四夫人的乳兄。一家子人作为陪房跟着四夫人来到了金陵。曾荣也有个儿子,唤作曾升。
曾升的名字取的是“升官发财”的吉祥意思,原是为个好口彩,讨好主人家。
谁想到后来四爷就辞官了。
反正在四爷身上也没用上。
但这名也不算白起。
曾升很有几分聪明劲。凌昭很小就被凌老爷带到自己身边去亲自教,四爷没儿子可教,闲得无聊。正好曾升那时候在给他做书童。他便指点曾升读书。
不想曾升真能读出来。四爷看出来了,等感觉曾升水平差不多了的时候,便给曾升放了籍。
于仆人来讲,被放了籍等同于被主人抛弃,天塌下来一样。四爷却道:“让他去考试,奴籍怎生能科考。”
曾家虽知道曾升聪明,却也没敢做过这种梦。但四爷让去,那就去吧。
曾生先考上童生,再考了个秀才出来。
曾家母子有些懵。“资质有限。”
四爷点评道,“便我带他读书,也至多考个举人到头了。”
还“至多”,曾家母子都要被这点评砸晕了。
那之后曾升便专心只读书了。凌四爷和他虽没行过拜师礼,但也算有师徒之实。
到前年,曾升果然中举。
举人便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了。
凌四爷跑了跑,用凌家的关系给他谋了个县丞的位子。去年过了年便去上任了。
要不然,凭他自己,填好请官的文书,排个二十年把板凳坐穿也不见得能派上官。
总之曾家就这么翻身了。
他家其实原本是四夫人娘家的家生子的。这翻身翻得让人嫉妒简直。
儿子都做官了,老子不能是个奴籍。四爷说给他一家子都脱籍。
曾荣没意见,只老嬷嬷坚决不肯脱籍,定要自己留下。于是曾荣夫妻脱了籍,成了举人老爷的爹娘。只老嬷嬷还坚持挂在凌家,挂在四夫人的名下。
曾荣也是个晓事的。他原本作为乳兄,十分受四夫人器重,娘家给四夫人置办在金陵的田地、商铺、宅院都由他打理着。
他既脱了籍,没了这层主仆关系的钳制,便十分乖觉地要将这些管理之权交还给四夫人,令择旁人来打理。
谁知道四爷就病了,一病就起不来了。四夫人哪有心思弄这些,就先拖着。
四爷后来病得不行了,心知自己大限将至,交待了许多后事,其中便有曾家,他嘱咐四夫人:“待熙臣回来,你的嫁妆让他择人打理。”
又嘱咐:“给嬷嬷脱籍。虽她忠心,她孙子都已经官身,她这么大一把年纪,不好叫她死为奴籍的。以后曾家说出去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