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东西来路光明正大,倒不必遮掩。
而凌昭给的琉璃珠子,林嘉早有腹稿,流畅回答道:“不是,是我帮一个姐姐抄佛经她给的谢礼。原也是她得的赏,主人家小时候玩过的,现在不要了的。”
她们这些寄人篱下之人,或多或少地手里有些活计,赚些微薄银钱贴补家用。说帮人抄经文,听起来也很正常。
肖晴娘也知道三房经常也是要经文供奉的,以为林嘉说的“一位姐姐“是三房的丫头,便信了,恋恋不舍地放开了手道:“姨娘手可真巧。”
她在小院里转了一圈,吃了点干果,与林嘉、杜姨娘闲聊了一会儿,她弟弟过来喊她:”娘叫你回去帮忙。”
这才走了。
杜姨娘还跟林嘉道:“虎官儿这个头窜得真快。”
虎官儿就是肖晴娘的弟弟,他也在凌家的族学里附学,跟十二郎等人是同窗。
林嘉道:“再长就赶上我了。”
杜姨娘道:“咱们准备开工吧。”
几个人言笑晏晏地撸袖子系围裙,开始做祭月用的点心果子。
隔着一道墙,肖晴娘回来帮忙。
今日中秋,凌府给了节礼,也有螃蟹,也有杜姨娘她们那里没有的菊花酒。毕竟肖晴娘一家不是凌家人,不必守孝。府里按着正经走礼送的东西,也算样样齐全。
肖晴娘的母亲肖氏喊她回来也是帮忙做祭月用的点心果子。
府里给的螃蟹先泡在水缸里。
肖晴娘系上围裙,道:“隔壁的螃蟹可大了,这么大。”
她还比划了一下。
“吹牛。”
肖氏笑骂,“这么大的得是各房正经主子才用的上的。隔壁的,能轮到她?”
肖家虽然败落,可从前也过过好日子。肖氏也曾经是主母,现在让她和个妾室比邻而居,她膈应好久了。
穷和身份是两回事。商人巨贾再富有,见到穷官也得跪。
人穷只是一时的,忍一时艰苦,让儿子好好努力博取功名就是了。没了身份才是真正的跌落。
“没吹牛,是真的。”
肖晴娘坚持道。
“怎地现在就送过来了。”
肖氏觉得不对,多问了句,“生的熟的?”
“当然是生的,活的,还会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