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林是《求是》杂志的资深读者,每期拿到刊物都要逐字精读。
“你那篇论文我早看过了,杂志社编辑几个小标题提炼得很精妙。”
“确实!几个观点的修改堪称画龙点睛。”唐烨笑着恭维,“没想到您人脉这么广,和胡编辑居然有交情!”
洪瑞林唇角勾起一抹浅笑:“我和小胡的老师是多年至交,到现在还保持着书信往来。”
“您看什么时候方便,能不能引荐我认识?我一直对文字工作感兴趣,想多向前辈们讨教。”唐烨语气恳切。
“行,等有合适的机会。”洪瑞林应得爽快。
他心里清楚,自己积攒的这些人脉资源,若不帮衬唐烨,恐怕这辈子都派不上用场了。
年轻时因性格刚直,他错失晋升机会,不然至少能以副部级干部身份退休。
但多年来,他在省城、京城都积累了不少重量级人脉,如今把唐烨当作关门弟子培养,对方的每一步成长,他都倾注心力。
这篇论文,从选题到成稿,他都反复指导;
李朝阳愿意帮忙推荐到省里,是意外之喜;
而最后文章能顺利登上《求是》,洪瑞林的关系也确实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唐烨的仕途规划里,政绩与理论研究缺一不可。
这就像玄幻小说里的修行,政绩是积累经验值,理论研究则是修炼技能功法。
唯有两者兼备,才能突破晋升瓶颈。
正想着,唐烨突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请柬。
洪瑞林目光一滞,随即惊讶道:“你终于要结婚了?”
“可不嘛,过完年就二十九了,也该安定下来。”唐烨笑着调侃自己。
洪瑞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轻轻叹了口气:“是该成家了。”
“还有件事想麻烦您。”唐烨语气郑重起来,“我和杜曦商量好了,想请您做我们的证婚人。”
洪瑞林脸上笑意渐浓,毫不犹豫地应下:“这事儿我答应了!”
一阵敲门声从院外传来。
洪瑞林应声起身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