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跟前几年已经完全不同了。
会外语不仅不会再受到歧视,反而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特别是伴随着首都出现的外国人数量在增加,大家对于会外语的人的羡慕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你说这么厉害的人物,为什么要冒险来我们工厂担任厂长呢?”
“我可是听说了,江厂长可是跟一机部签署了合同,要求明年上交8万元的利润。”
“这两年我们都在亏损,明年想要突然变为盈利,难度很高啊。”
“一旦这个目标没有达成,指不定江厂长就要自己承担一部分的上缴利润指标。”
“可是他当一个厂长,工资顶多也就是两三百块钱,不可能更多了。”
“以万为单位的债务,也不是他能承受得住的啊。”
赵志强这种人物,显然是理解不了江辉的想法。
要是他自己,肯定死活得赖在首都汽车制造厂啊。
那可是首都城今年最受大家欢迎和羡慕的一个单位啊。
据说今年单单发的各种福利物品的价值,就比大部分人一年的工资都要多了。
妥妥的好单位。
“他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敢承包我们的工厂,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稍微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王大贵的这个说法,算是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
现在看不懂,那就等一等再说。
……
“厂里的设备普遍都有点老旧,数量也不是很多,不过保养的都很不错,随时都可以投入使用。”
江辉在车间里头转了一圈,心情倒是颇为平静。
这个年代经营不善的工厂,十有八九就真的没有什么竞争力。
他也不指望这里能有什么高端设备和高端人才。
自己需要的只是一个平台。
“李副厂长、常主任,我准备在厂里面成立一个研发中心,从外面请一名技术专家来担任研发中心主任。”
“与此同时,我准备把产品的最终检测、发货和物流相关的部门统合在一起,交给同一个人负责,到时候我也会从首都汽车制造厂请人过来帮忙搞这一块业务。”
江辉把侯国明和陈晨星从首都汽车制造厂带过来,肯定是要给一些不错的位置的。
研发中心主任的级别跟副厂长也差不多,算是江辉的得力助手。
而把工厂末端的几个环节交给陈晨星负责,也算是委以重任了。
剩下的财务、采购和人事相关的事情,他准备亲自抓。
至于生产方面,看看常宏建的工作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