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一机部那边已经过来参观过油泥模型,对于车型的外观已经有比较直接的感受。
但是模型毕竟是模型,哪里有实车来的冲击力大?
郑海明可以预想得到,过段时间领导们过来确认样车的时候,一定会有巨大的惊喜。
指不定一机部的领导看完之后,还会邀请更多其他的领导过来视察。
首都汽车制造厂虽然占据位置优势,但是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大领导过来视察了。
虽然领导视察不一定会直接给厂里面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这种重视带来的潜在附加影响却是难以衡量的。
一机部在全国各地有许多下属工厂,如果首都汽车制造厂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新东西来吸引大家的关注的话,那么有提拔机会的时候,领导们也很难想到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领导班子啊。
“郑厂,目前的样车组装进度完全符合我们之前制定的组装计划,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我们在旁边立了几个看板,所有组装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都会列在看板上面,当天之内明确改善的意见,并且立马召集设计处、技术处、物资部和配套厂家商量解决办法,确保不影响整体的日程。”
江辉亲自给郑海明充当讲解员,一边介绍汽车组装的情况,一边简单的说了一下试作场现场管理的方法。
为了打消郑海明的顾虑,江辉也把这几天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也给简单的说明了一下。
毕竟你单纯的说什么问题都没有,这是比较让人难以相信的事情。
甚至直接就会觉得你在作假。
那么多的零件,出现一些问题才是正常的。
当然了,问题肯定也不能太大,要不然就耽误进度了。
比如说组装的时候发现某个零件完全没有办法装进去,所有的尺寸都要重新修改,亦或是后续测试的时候出现重大故障,那都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正常来说,这个月组装第一批样车,对组装过程和后续测试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快速的改进,接着再组装一批样车确认情况。
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考虑开始进入到小规模的量产阶段,测试一下量产生产线的准备情况。
最终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就可以正式的开始大规模量产了。
这个时间周期,大概也是需要持续半年左右。
当然了,要是中间出现比较大的问题,那么时间被拉长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一切都非常的顺利,那么压缩一两个月的时间也不是不可能。
汽车工业跟家电还是很不一样,像是手机那样每年都能升级换代的情况,在汽车上面是很难做到的。
特别是这个年代的汽车开发流程,一款新产品普遍都是要卖个五年左右才会升级换代。
有些车型卖个七八年再改款也是很正常的。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再坚持一下,我们很快就要迎来胜利了。”
“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中,不管是碰到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来找我。”
郑海明在试作场转了一圈,心里面安定了不少。
原本他以为新款BJ212这个项目的难度那么高,中间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他这个厂长去协调的。
没想到从头到尾,江辉和陈奇居然就真的把所有的问题都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