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退兵称臣,也宣告荆州的战事彻底告一段落。
鄂城南。
视察了武昌新城的刘备,又召关羽商议:“孙权退回寻阳和柴桑后,必会再将治所迁回建业,以濡须口为依托保守江东,荆州东部暂时不会再受到孙权的威胁。
朕有意将江夏郡治所暂迁鄂城,以关兴为江夏太守,守鄂城;关平为荡寇将军,守夏口,云长以为如何?”
关羽吃了一惊:“坦之在军中多年,统兵守夏口问题不大;安国以弱冠之龄出任一郡太守,恐不能胜任。不如由臣弟守鄂城,督二子防备文聘和孙权。”
“无妨。”刘备显然对关兴颇为器重,道:“安国文武兼备,又识破了孙权联合文聘攻打夏口的阴谋,足见其才能;又有坦之在夏口防着文聘,安国也能将精力放在治理江夏郡上。”
顿了顿。
刘备又感慨道:“云长啊,你和朕都已年迈,能活多久都得看天命。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得让年轻一辈去历练。你现在是大将军,得跟着朕回朝中,拟定军国大事,坐镇一方这等小事,就交给小辈们吧。”
关羽欲言又止。
平心而论,让关平和关兴同守江夏防备文聘和孙权,关羽是不放心的。
但刘备的话也没错。
关羽如今是大将军!
大将军不跟着刘备回朝中拟定军国大事,却要在江夏坐镇一方,不仅大材小用,还无法让小辈得到历练。
见关羽不再反对,刘备又道:“朕能有今日之基业,吾儿燕王,功不可没。
如今四方暂定,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朕有意擢升燕王为征北将军,持节督汉中、新城、襄阳、宜都四郡军政,兼假车骑将军事。”
刘备如此设置的用意在于:
以征北将军的身份主管北部战略方向。
以持节的方式来管理汉中、新城、襄阳、宜都四郡(相当于四郡单独为一州,刘封为州牧)。
以假车骑将军的头衔来负责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诏、荐举官吏、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性活动等,用以提升刘封的资历。
简而言之:刘备是在为刘封今后能执掌朝中权柄铺路。
关羽听得心惊:“陛下,恕臣弟直言。燕王的权力,是否太大了些?太子年少,又无军功傍身,若对燕王恩宠太甚,臣弟担心燕王会与太子相争。”
刘备轻叹:“云长,朕理解你的担忧。可你也应该明白,以太子如今的威望和见识,想要当一国之君,是远远不够的。
朕不想太子今后事事都要受朝野群臣掣肘而无法励精图治,故而必须得有一人能替太子镇住朝野群臣。
燕王素有计略,既有宗室名望,又有文治武功,重亲情而知恩义,欠缺的只是资历。
你要理解朕的苦衷啊!”
倘若刘禅有刘封一般的计略、名望和文治武功,刘备是不会担心刘禅能否镇住群臣的,就如同七世纪最强的碳基生物李世民一般从不担心朝野群臣会恃权而骄。
然而现实却是:刘禅年少,经验、阅历、胆略、威望等各方面都还很稚嫩,刘备若不给刘禅留下辅佐军政的大臣,刘禅是无法独挡一面的。
刘备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毕竟年龄摆在这里。
刘备知道的是:假如寿终日到了,必须得给刘禅留下一个可以镇住朝野群臣的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