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47章 刘备亲传刘封满万不可敌6k(第8页)

第147章 刘备亲传刘封满万不可敌6k(第8页)

曹真又看向张郃和郭淮。

两人从议事一开始就保持了沉默。

“左将军,郭护军,你二人有何想法?”曹真注目询问,众将校也纷纷看向张郃和郭淮。

张郃未答,郭淮先言道:“恕我直言。强攻坚堡,并非上策;分兵襄樊,亦非良计。

更何况,陛下的军令中也未曾提到让我等去襄樊,而是让我等奔赴南乡、上庸等地;陛下之意,是让我等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拿下上庸。

如今,刘封已经被围在了坞堡,上庸的防守必然薄弱;我军可直取上庸,刘封若救,则设伏相攻;刘封若不救,则趁机拿下上庸。”

张郃亦道:“我与郭护军的想法相似。我军本就远涉千里而来,在丹水城外与刘封交战也接连失利。

虽然兵多,但士气并无汉军旺盛。兼之又无攻城利器相助,强攻坚堡,死伤必定惨重。

再观刘封今日在城头无视了征南将军的辱骂搦战,可见其心态平稳,对守坞堡有极强的自信,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反会中了刘封的算计。

不如分兵先取武当、酂县、阴县、筑阳等地,然后兵进上庸、房陵等处,沿途不留兵马,只以劫掠为主,强迁诸县之民入南乡。

如此一来,我等在南乡也能为陛下挣得些脸面。”

曹真眼神一凛。

劫掠+强迁,对曹魏的兵马而言,几乎是轻车熟路了。

比起强攻刘封守的坞堡,劫掠+强迁,也更能激起魏卒的士气。

欺软避硬,是人的天性。

夏侯尚闻言,想起了南乡郡士民偷跑以及本地豪族投降刘封的事,忿忿而道:“左将军所言,亦是可行。一群贱民,是我给他们吃给他们穿,他们竟然还要反我!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全部发配去当屯田农!”

郭淮和张郃的提议得到了夏侯尚的附和,曹真也认真思考起两人的方案。

良久。

曹真有了决定,拍案而定:“就依左将军之计,先取武当、酂县、阴县、筑阳等地,然后兵进上庸、房陵等处,劫其钱粮,掠其士民,迫使刘封出堡!”

张郃的计策颇狠。

然而对曹真和夏侯尚而言,只要能成功那就是良计。

至于仁义?

自曹操往下,何时对士民百姓有过仁义?

对曹魏众将而言:仁义,是束缚。抛弃仁义,才能不受束缚,才能打更多的胜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