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用景恬作为片场话术,
“看看恬恬,她才18岁,就如此努力,如此敬业,你们呢?”
“看看恬恬,一个新人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都开始看导演摄影相关书籍了,你们呢?”
“这点儿事儿都做不好,你们连恬恬都不如!”
“这点儿戏都演不好,你们连恬恬都不如!”
不止是甄杰诚这么说,陈龍也一样。
甚至一度拿景恬来给自己施压,从而激发出更好的状态。
出乎意料的,景恬竟成了“鲶鱼效应”里的那条鲶鱼,令本就磨合到位的拍摄愈发顺畅起来。
“道具都重新布置好了吗?”
“灯光呢?再重新确认一遍!”
“OK,各单位准备,a!”
最后两场戏,甄杰诚手痒难耐,将大喇叭丢给李屏斌,亲自掌机。
中景,缓推。
镜头聚焦陈龍,面无表情,唯有眼神诉说着坚毅与决绝。
持枪,战术动作。
“砰砰!”
只追求杀伤,放弃容错率偏低的爆头,以射击面积更大的胸口为主。
击中,再补枪!
严格遵循弹夹容量,规避动作与换弹动作同时进行。
为了能体现出专业性,陈龍不知练习了多少遍。
不料突生意外,规避时磕到了脑袋。
甄杰诚下意识的就准备喊“咔”,可镜头中的陈龍却只是皱了皱眉,继续执行接下来的动作。
见状,甄杰诚迅速甩镜头,配合陈龍的视角。
“砰砰!”
见脚打脚,露腿打腿。
能用开枪解决的,绝不动手脚,更不会哔哔!
直到弹药耗尽,来不及去捡枪,这才上前。
“不要停,继续拍!”
原本这应该是另一场动作戏,与枪战是分开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