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啥啊,赶紧歇歇吧,”有个叫冯广源的青年不高兴的说。
“队长你现在可别有那么高的觉悟了,秋收在眼前,咱们指不定哪天就得去下乡支农搞秋收。”
秋雨连绵。
一上午都是小雨。
他们返程时海雾漫进城里,解放胶鞋蹚水蹚得呱唧响。
钱进回家不早了,四小只比他还晚。
刘二乙光着膀子,衣服用来包酒标烟标和火花了。
钱进见此急忙说:“你小心别感冒啊,这是秋天不是夏天了,赶紧生炉子烤火。”
四小浑然不在意,他们只关注中午吃什么。
钱进说:“外面有雨又天寒,咱吃个能暖身子的。”
煮面条。
但是用菌汤包来煮。
15块钱一包的浓缩鸡汤菌汤包。
包装袋塞炉子里引火,一包汤倒入锅里,温度升高,顿时满屋子飘鲜味。
“这啥啊?”刘大甲惊奇又欢喜的问。
钱进收拾着酒标随口说:“就是用菌子煮的汤。”
“哦,你们没见过这种菌子吧?我滇南的知青朋友给的,煮菜下面可好吃了。”
“我怎么闻着像国营饭店的鸡汤面?”刘三丙吞着口水问。
钱进糊弄说:“因为这菌子叫鸡腿菇。”
四小对视一眼:小刀剌屁股——开眼了!
酒标都是湿的,得用镊子小心贴到干报纸上晒干。
四小干活卖力,没人偷奸耍滑,是非常优质的童工。
他们一上午剥下来一百多枚各色酒标。
五粮液的麦穗、竹叶青的翠竹、洋河大曲的帆船、茅台的红飘带缠金线、海滨特曲的烫金浪花纹……
众多五颜六色的图案,在灯光里像碎了一地的彩虹。
当然最多的是绿色的啤酒酒标。